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试议澳门大学中文学术营综述

※发布时间:2017-8-7 14:15:3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导读:澳门大学中文学术营综述大学詹杭伦教授《中日韩的科举与辞赋》一文从中国科举与“杂文试”、韩国科举与“六言科赋”、日本科举与《本朝文粹》三重视野,通过回顾中日韩三国科举与辞赋文学关系的历史,阐明三个事实和道理:中日韩三国在历史上共处于汉字文化圈,中日韩三国处在同一文化共同体中,既有总体的文化同一性,又有个别的独特性,彼此应该互

  为发挥两岸四校中文系之间的优势,加强学术交流,深化合作,创建高水平的中文学科研究生培养交流机制,7月20至27日,来自大学中文系、大学中文系、大学中文学院和澳门大学中文系的近二十位资深学者与三十多位中文系研究生,汇聚澳门大学新校区,参加为期一周的首届中文学术营。这次营采取学者学术报告与研究生论文发表会的形式进行。共举办8场、5场论文发表会,内容涉及文学研究领域里诸多重要理由,兹就活动交流的择要作一介绍。

  澳门大学杨义教授作了《先秦与古代文化》的首场报告。杨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自己从现代文学研究“跨界”进入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历程;接着谈到孔子问道于,厘清包括孔子及南宫敬叔的生命信息,鲁国中之鲁君和周室平息的信息,古代天文学信息,及周人丧礼信息,最终加以编年学定位,廓清先秦诸子开幕期的老孔会面这个千古之谜。又谈到还原《论语》的编纂过程,关键在于对本有生命的复原性缀合,对战国秦汉书籍制度的过程性辨析,对大量材料碎片进行全息性的梳理整合,强调以史解经,以礼解经,以生命解经。在与同学们分享做学问的时杨义教授说,做学问须推求原始,走近历史现场,进入文本脉络,将文本看作人之活动的痕迹,对文本进行生命分析。

  大学陈跃红教授《从游于艺到求打通——通过多文本细读看钱钟书的文艺研究策略论》一文从细读钱钟书著述入手,通过分析“隐于针锋粟粒”的细节,推究发掘出“放而成山河大地”的学术策略论,指导当下学术研究者进行课题研究。陈教授略举钱著中对文艺现象认知的同异关系和“求打通”的学术论述逻辑,呈现钱氏治学的内在严谨逻辑和自觉超越二元对立的策略论思想。钱志熙教授在《陶渊明〈形影神〉的哲学内蕴与思想史》中首论形、影、神三个概念的哲学内涵,着重分析了这种哲学中所体现的陶渊明对人的生命本体、存在本质的自觉。他认为在整个中国古代的思想史脉络中,渊明的形影神的生命哲学带有承上启下的性质;是渊明凭自力解决生命理由的,也可称为渊明心学。邵燕君教授的文章《网络时代:“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与“主流文学”的重建》指出,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网络文学、“体制内文学”都不能算作“主流文学”;并提出构建精英与草根互动的“文学”设想;以学院派为代表的精英力量,应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以文化担当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这个建构过程。

  大学詹杭伦教授《中日韩的科举与辞赋》一文从中国科举与“杂文试”、韩国科举与“六言科赋”、日本科举与《本朝文粹》三重视野,通过回顾中日韩三国科举与辞赋文学关系的历史,阐明三个事实和道理:中日韩三国在历史上共处于汉字文化圈,中日韩三国处在同一文化共同体中,既有总体的文化同一性,又有个别的独特性,彼此应该互相包容,而不能互相否定;要充分尊重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要发掘文化史中水乳交融的历史遗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