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期刊论文分享

※发布时间:2017-6-21 10:13:0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史料是进行历史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是过去式,具有不可逆性,要想研究历史、走近历史,只能借助于各种“中介物”史料。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史料可使“历史变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发挥其主体地位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和发展历史思维。

  没有史料的历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史料教符合新课改教学。新课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史料。有效的历史教学不是被动地让学生接受现成的历史观点、历史结论,而是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上。史料教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同时,更能充盈学生对历史的深层认识,充分体现教师学生文本的互助。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史料,可成为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源,也可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创设生动的历史情景。以《神权下的》(必修三专题六第2课)的教学为例,在讲述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含义时,我引入了一则有趣的史料,即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中的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通过这则史料,可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从而达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生动是完成历史有效教学的关键,史海中富有趣味性的史料俯仰皆是,教师可根据教学的要求适当进行补充。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深度、广度的认知。

  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需要丰富史料的辅助,厚重的历史感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有血有肉。若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体验不到历史感,就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历史。丰富的史料是我们了解过去,学习历史知识的媒介,使创设历史情境成为可能,可以使学生有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之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可使历史教学更具时代气息。图像史料在历史有效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必修二专题三第1课)的教学为例,在讲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的失误时,我在课堂上展示了三张历史图片:(1)《》关于花生亩产13241斤的报道;(2)吃“大锅饭”的情形;(3)前的活动。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的曲折历程,借助这些史料,既创设了历史情景,增添了历史氛围,又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了历史教材的真实感和历史感,使学生能更深刻理解历史背后的深刻内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

  史料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中介物”,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教师应适当地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相关史料的补充,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完善,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启智、精心设问和反复质疑。在教学《汉代儒学》(必修3第1单元第2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的主张,我引入了《汉书董仲舒传》的一段史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而后创设问题:(1)请依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董仲舒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的原因是什么?(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西汉王朝的有何意义?通过对这段材料的质疑和释疑,最终达到使学生自己动脑进行抽象思考的教育目的。将史料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本质、核心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深化与完善学生的认知水平,强化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

  新编的高中历史教材,包含许多新课程专家精心筛选的图文资料,这些图文资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简明扼要且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典型性的特点,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了充分保障,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史料的首选。如,可在选修一专题1《梭伦》第2课的教材中穿插资料卡片梭伦诗作残篇:“我给人民以恰好满足的,我手持盾牌站稳,为双方挥舞,不容任何一方非法战胜。《古希腊抒情诗选》”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并创设问题情境:(1)材料体现了梭伦的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该特点。(2)请你分析该特点导致了什么结果。(3)你如何评价梭伦?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对历史知识的本源也有所了解。

  教师在补充史料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选择通俗易懂,具有趣味性、典型性和时代感,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设计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

  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选用第一手史料,确保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史料的运用一定要精心选择,而不能把道听途说或的史料提供给学生。同时,为了增加史料的可信度,应注明史料的出处。选用史料时,要注重材料与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关联,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用经过精心选材的典型材料,使史料在有效的教学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取舍材料的标准依据是能否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本网站及相关人的。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人的许可。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