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学论文> 文章内容

全国放化师只有266人 人才稀缺成中国核医学最大制约瓶颈

※发布时间:2017-10-19 13:24:1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近日,中核集团同辐公司总工程师杜进表示,中国的核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中国核医疗设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国产化率非常低。国内放射性药物的种类偏少,以仿制国外药品为主,自主创新能力欠缺。核医学方面的人才不足,成为核医学发展的最大瓶颈。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田嘉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国内核医学的高端设备市场,通用、飞利浦和西门子等外国公司占主导,中国主要依赖进口,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厂家的技术垄断,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厂商的力量还比较薄弱。

  记者了解到,国内核医学仪器较少,单台设备价格在千万以上,运营成本也较高。田嘉禾表示,近年来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也在努力促进医疗设备国产化的发展,一批优秀的民族医疗设备生产企业,正在积极自主研发核医学的设备,并有不错的产品进入临床。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亚明表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有9425人从事核医学工作,其中医生只有3998人,而物理师和放化师分别仅有155人和266人。

  “核医学方面的人才非常稀缺,培养一名合格的核医学医生,至少需要11年的时间”,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霍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国目前没有一所培养核医学技术人才本科的高校,只有一所高校的研究生专业设有核医学系。目前核医学技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技师注册制度、定期考核评估体系都还不健全,这都不能适应现代核医学的发展要求。

  田嘉禾表示,应系统全面地加强医师、技师、药师、护理等人才的培养,可以采用网课的形式对住院医师和专科医生进行培训。还可以吸收生物工程、放射化学、药学等领域的人才,使核医学在生化、生理、病理、药学研究与疾病诊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核集团同辐公司总经理武建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核医学的活力在于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在核医药中的使用。国内的核医药研发和生产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不过部分高端药物仍需要进口。同辐公司拥有三个放射性药物研发生产、4家放药生产企业、21条放射性药品GMP生产线和国内最全的放射性药品品种。

  武建指出,国内核医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欠缺,以仿制国外药品为主。此外,国内放射性药物的审批流程非常繁琐,一种药物从研发到临床的周期很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核医药的发展,国家在政策层面还有待完善。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和它的标记物,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综合性学科,包括核医学影像诊断、核素治疗及体外分析三大部分,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核物理、放射化学、辐射计量学、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核电子学,以及现在的生物学和临床影像学等知识的融合。

  图为钼锝生产线年底,全国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的科室共有888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开展业务以核素治疗和单光子显像(ECT)为主。正电子显像(PET)近十年发展迅速,成为核医学临床应用及研究热点,2015年全年全国PET/CT检查总数46.9万人次。

  霍力指出,PET/CT是核医学临床诊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和病灶形态学改变。通过一次显像,可以获得各个部位的断层图像。通过PET/CT,最小可以诊断出4-5毫米大小的肿瘤,可一目了然地了解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诊断疾病的目的。

  “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国外的PET/CT检查费用已经进入了医保,但是我国的PET/CT目前还没有进入医保,了普通百姓的应用。”霍力说。

  关于普遍担忧的核辐射问题,霍力表示,核医疗是安全的。临床应用中使用的核素半衰期短,能量适中,诊疗过程中所接受辐射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能够被人体接受,利大于弊。核辐射量的使用有国家,医疗服务人员在诊疗操作过程中均严格遵守国家,到目前为止,监测体系还没有发现哪个医院,或者个人在核医学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出现使用核辐射超量的情况。

  ,也包括部分医生,除了依靠核医学从业者,还要充分发挥宣传作用,改善信息发展滞后对核医学发展和进步的制约。希望伴随着核医学的发展,让越来越多人来了解核医学,让核医学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推荐:

  

关键词:中华核医学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