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学论文> 文章内容

无机单壁纳米管通用的合成方法和规律

※发布时间:2017-9-28 22:42:34   ※发布作者:   ※出自何处: 

  General synthesis of inorganic single-walled nanotube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无机单壁纳米管的通用合成体系及其生长原理和规律。研究发现当无机纳米材料的尺寸被在亚纳米尺度的时候,可以产生类似高的柔性,并因此能够演化成为单壁纳米管。这一不仅在相似的体系中合成了四种全新种类的单壁纳米管,并有望用于指导其它无机单壁纳米管的合成。该论文由化学系博士生倪兵、刘慧玲,毕业生王鹏鹏、何杰共同完成。

  碳单壁纳米管早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然而其它无机单壁纳米管的研究却没有较大进展,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合成方法。该文章利用水热的方法合成了硫化铟、氢氧化钴、磷酸镍以及磷钨酸纳米管,并通过对生长机理的研究发现前驱物反应先形成超细结构并自发卷曲成为螺旋结构,随后螺旋结构转变成为纳米管并作为纳米管的生长位点逐渐增长。这四种纳米管的合成相似之处体现在均使用了“良溶剂-不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体系,这种方法被王训课题组多次使用在超细纳米结构(sub-1nm)的合成中,被证明十分有效。正是由于超细结构可以赋予无机纳米材料类似高的柔性,才导致了前驱物在合适的相互作用力下能够反应形成螺旋结构,并引发纳米管的生长。通过对反应体系相互作用力强弱的调控,还可以得到双壁、多壁纳米管等其他结构。

  王训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超细结构及其组装等性能的研究(Chem. Soc. Rev. 2013, 42, 5577-5594),他们以往的研究发现无机超细纳米线结构可以实现类似高的柔性(J. Am. Chem. Soc. 2013, 135, 11115-11124),在这个尺度上弱相互作用力有可能主导纳米线的组装行为,因而可能实现高度复杂的组装结构(J. Am. Chem. Soc. 2013, 135, 6834-6837)。单壁纳米管合成是课题组在超细纳米结构领域长期积累之后所取得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29日表示,“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助推我国基础研究逐步实现与科技发达国家“总量并行、贡献并行、源头并行”,奠定创新型国家的科学基础。

  3月14日,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组在《自然 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 上以长文 (Article) 形式发表题为蚊子C型凝集素维持肠道内生菌群稳态 (Mosquito C-type lectins maintain gut microbiome homeostasis) 的学术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并报道了媒介昆虫肠道内生菌在肠道内的定植的机制,为媒介传染病的防控提供新的干预靶点。大学医学院研究员程功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博士后庞晓静为本文的第一作者。

  2月22日,大学学院周集中研究组在《自然》子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题为《全球暖化使冻土土壤碳库易受微生物快速降解影响》(Tundra soil carbon is vulnerable to rapid microbial decomposition under climate warming)的研究论文,发现了气候暖化背景下微生物活动对永久冻土带土壤碳库的重要影响。大学“千人计划”教授周集中为论文通讯作者。

  12月18日,大学-成均馆大学智慧城市信息通信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签约仪式在首尔举行。签约仪式由韩国国土交通部主办,国土交通科学技术振兴院院长金炳南主持仪式。大学副校长薛其坤与韩国成均馆大学校长郑圭相代表两校在合作协议上签约。薛校长在开幕贺词中谈到,中韩两国正处在两国关系最好时期。最近召开的中国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在这些和政策的引领下,在中韩两国领导人的重视和推动下,中韩关系必将持续深化,两国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入。中韩智慧城市信息通信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是中韩教育、科技领域加深合作的又一个和重要里程碑。

  12月8日,在《自然》举办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五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被授予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与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邓兴旺共同获得中国北方终身成就,各获得2.5万元人民币金。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洪渊获得中国南方终身成就,获得5万人民币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获得中国北方事业中期,获得金5万人民币。舒红兵,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科研与研究生副校长,获得中国南方事业中期,金5万元人民币。

  12月4日,大学医学院琦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泉教授带领的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联合发表题为“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ntibody recognition in convalescent humans from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5N1 infection(高致病性病毒H5N1康复者体内抗体识别和机制)”的研究论文,系统分析了针对流感病毒表面血凝素蛋白(HA)抗体反应的特点、结构与功能特征,首次定义了性抗体识别HA 表面的四个薄弱位点,为研发和优化抗体药物和疫苗提供了精准的靶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左腾、孙建峰和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王桂芹为本研究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大学琦教授,泉教授以及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保罗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11月17日上午,在国家图书馆原副馆长唐绍明学长的推荐下,《校友通讯》主编孙哲到国家图书馆,将《校友通讯》(复1期至复71期)、《校友文稿资料选编》(第一辑至19辑)合订本一套共25册、校友通讯光盘珍藏版2套赠送国家图书馆收藏。

  今天发布的“2015自然指数-科研合作”显示,中国正崛起为国际科研合作的中心,相关指数在全球位列第五,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法国。2014年,在纳入自然指数的高质量科研期刊中,中国的科学家与全球其它94个国家的科研同行合作发表了论文。

  11月9日,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洪波课题组和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院合作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大脑皮层个体网络的划分》(Parcellating Cortical Functional Networks in Individual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采用功能磁共振信号迭代剖分实现大脑皮层个体功能网络划分的新方法,为癫痫、脑瘤等神经外科手术的精准规划以及神经疾病治疗新药的在体评估提供了准确无创的新径。该研究由哈佛大学和大学等10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完成。哈佛大学医学院放射影像系刘河生教授和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洪波研究员是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根据Thomson Reuters网站公布的信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学报英文版)日前被SCI收录。这是继《纳米研究》和《建筑模拟》之后,被SCI收录的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又一期刊被SCI收录。

  刘万里课题组《自然·通讯》在线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万里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酸性磷脂控制记忆性B淋巴细胞的IgG亚型抗原受体的增强性免疫活化》(Acidic phospholipids govern the enhancedactivation of IgG-B cell receptor)的研究论文,报告了酸性磷脂通过与记忆性B淋巴细胞IgG型抗原受体胞内区的动态相互作用,精准控制记忆性B淋巴细胞的增强性免疫活化的新机制。

  9月21日,大学生命学院杨茂君教授,高宁研究员和医学院肖百龙研究员研究组合作在《自然》(Nature)期刊上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哺乳动物机械Piezo1离子通道的结构》(Architecture of the Mammalian Mechanosensitive Piezo1 Channel)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哺乳动物机械力离子通道Piezo蛋白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对Piezo蛋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9月16日下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一行六人来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考察调研。大学副校长尤政陪同调研。杨卫首先实地考察了微纳米力学中心实验平台。分别参观了结构超滑与器件实验室、纳米新材料实验室、微纳流动实验室、微纳米生物技术实验等。中心实验室汇集了力学、机械、材料、化学、生物以及微纳米加工的常用中小型设备,兼具综合性与性,对进行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近日,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简称CNMM)郑泉水教授与美国大学David J. Srolovitz教授的联合研究团队在石墨层间解理能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工作以“Measurement of the cleavage energy of graphite”(石墨层间解离能的测量)为标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大学CNMM暨航天航空学院的博士生王稳。

  9月1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听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ATCH技术实现大型基因簇一步法靶向克隆》(Cas9-Assisted Targeting of Chromosome segments CATCH enables one-step targeted cloning of large gene clusters)的论文,首次体外应用Cas9系统实现对上百kb的基因组片段的靶向克隆。该技术的开发将极大简化对能够表达具有高附加值生物大的基因簇的克隆步骤,节省时间并降低成本,该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合成生物学、基因测序、精准医疗等领域。

  大学施一公研究团队18日在《自然》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γ-分泌酶的原子分辨率结构》的文章,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为理解老年痴呆症发病机理提供重要基础。 据介绍,此研究结果的意义在于首次展示了γ-分泌酶的原子分辨率结构,并在结构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了γ-分泌酶中催化亚基PS1上的致病性的突变,对更进一步了解γ-分泌酶切割底物的机制、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高效药物提供基础。

  8月18日,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γ-分泌酶的原子分辨率结构》(An atomic structure of human γ-secretase)的文章,报道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并且基于结构分析研究了γ-分泌酶致病突变体的功能,为理解γ-分泌酶的工作机制以及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

  7月16日,大学微电子所任天令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光谱可调的柔性全石墨烯基场控发光器件》(“A spectrally tunable all-graphene-based flexible field-effect light-emitting device”)的研究论文,首次了可通过电压调控发光波长的发光器件。不同于传统固定波长的LED,这一新型器件的发光波长(在单一器件内)可以在750nm至450nm之间连续可调,突破了现有显示器件的颜色合成方式,有望对当代显示、照明和通讯技术产生性影响。耶鲁大学博士后王肖沐和大学微纳电子系博士毕业生田禾是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大学微纳电子系任天令教授是论文的通讯作者。

  7月15日,大学医学院颜宁研究组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题为《葡萄糖转运蛋白识别与转运底物的基础》(Molecular Basis of ligand recognition and transport by glucose transporters)的长文(Article),报道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3处于不同构象的3个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并通过与之前该组解析的GLUT1的结构比对,完整了葡萄糖转运蛋白底物识别与转运的机理,为基于结构的小设计提供了直接依据。生命科合中心博士后(医学院)邓东和一年级博士生(生命学院)孙鹏程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颜宁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这是颜宁研究组继7月10日在《科学》(Science)发表题为《分枝杆菌Insig同源蛋白晶体结构Insig蛋白感受固醇的机制》(Crystal structure of a mycobacterial Insig homolog provides insight into how these sensors monitor sterol levels)的研究论文之后又一篇在期刊发表的论文。

  7月6日,大学微纳力学中心暨XIN中心郑泉水教授课题组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由声子调制的水在碳纳米管内的输运》(Water transport inside carbon nanotubes mediated by phonon-induced oscillating friction) 的研究论文,阐述了水在碳纳米管中流动的新机制。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2004级博士生(2010年毕业,后在英国伦敦纳米技术中心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做博士后) 马明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郑泉水和大学教授Francois Grey(2010-2013为微纳力学中心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大学工程力学系为论文的第一单位。

  7月2日,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鲍捷在《自然》发表论文《基于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光谱仪》(A Colloidal Quantum Dot Spectrometer),报道了一种基于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制作微型光谱仪的新方法。该文章被同期《自然》专题评论。鲍捷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莫吉·巴旺迪(Moungi Bawendi)是论文的第二作者。

  6月18日,《自然》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Nick Campell)一行访问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在工字厅会见了坎贝尔博士一行。薛其坤首先介绍了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科研概况,并表示大学近年来,在材料、医学、生命科学和物理等基础研究领域内在国际一流科研上发表多篇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希望今后与《自然》出版集团有更深入的合作,通过国际顶尖科研期刊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学的科研能力与动态,提升学术的国际影响力。

  在5月26日出版的《自然-通讯》上,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和化学系刘磊教授课题组合作发表了题为《双光子激活的趋化因子的化学合成及体内光介导的淋巴细胞运动》(“Chemical synthesis of a two-photon-activatable chemokine and photon-guided lymphocyte migration in vivo”)的研究论文,首次发展了双光子光控趋化因子,实现了体外和在体光控细胞运动,为体内及体外以高分辨率研究细胞趋化运动及定位提供了新的手段。大学医学院博士生陈欣、化学系博士生唐姗,以及中科院强科学中心副研究员郑基深是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祁海教授和?刘磊教授是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日前由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修订发布。作为科研资金使用与管理的新举措,相关政策制定有何考虑?身处科研一线的工作者怎么看?如何让科研资金财尽其用、真正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科研一线

  日前,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林岩銮副教授研究发现,相对海温而不是传统认为的绝对海温是控制台风大小的主要因素,这意味着在全球变暖的未来,台风的强度会增加,但台风不会变大。3月12日,林岩銮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相对海温控制台风降水面积”( Tropical cyclone rainll area controlled by relative sea suce temperature)的研究论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赵明研究员和纽约石溪大学的教授是该论文的合作者。

  最近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丰教授研究发现含水量接近地球的类地存在矮星宜居带内的概率极低,因此太阳类型恒星才是搜寻宜居的最佳目标。2月16日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以田丰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题为“红矮星周围类地的水含量”的研究论文(),东京理工学院地球-生命研究所的井田茂教授是该论文的另外一位作者。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 )2015年1月期刊登了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黄来强(Lai-Qiang Huang)等人题为《兰科植物小兰屿蝴蝶兰的全基因组序列》(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orchid Phalaenopsis equestris)的封面文章,报告世界首个兰科植物(兰花)全基因组序列及分析结果,同时在“News and Views”(新闻与观点)栏目发表国际同行专家撰写的题为《揭开兰科植物奥秘的基因组》(A genome to unveil the mysteries of orchids)的评述论文,对该研究论文的科学发现作深度解读,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17日从《自然》新近出版的《2014自然指数中国》获悉,根据2013年加权分数式计量(根据作者对一篇论文的相对贡献来分配得分值),中国的科研产出在“自然指数”中居第二位,显示出中国主要科研机构和大学对全球科学发展的重要贡献。其中,是“自然指数”中科研产出最多的中国城市,如按照加权分数式计量,其科研产出已超过整个。上海位于之后,该市近三分之一的科研产出来自于生命科学领域,这一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科研产出位于前列的还包括南京、、、武汉、合肥、杭州、广州和天津。

  12月15日,大学医学院颜宁研究组与生命学院施一公研究组、以及英国MRC生物学实验室Sjors Scheres研究组合作在《自然》(Natur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 “Structure of the rabbit ryanodine receptor RyR1 at near-atomic resolution” (兔源RyR1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研究长文,了目前已知最大离子通道Ryanodine受体RyR1的三维结构,为理解其功能提供了重要线

  昨天,麦克米伦科学与教育宣布:为促进科学交流,《自然》网站(上49种期刊的订户将可与全球科研人员和科学家即时分享已发表的科学论文。

  大学5日宣布,由该校医学院教授颜宁领衔的年轻科研团队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初步其工作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这不仅了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精密输送,将人类对生命过程的认识推进了一大步,而且在攻克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探索之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英国《自然》近日出版的“2013 年度亚太地区《自然》论文发表指数(NPI)”显示:2013年,亚太地区研究人员在《自然》品牌18 大主要研究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为1371,占总量的31%,比2012年增加了3%。编辑指出,“该地区将继续成为质量研究产出增长的引擎”。

  牵头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目启动新闻网1月17日电1月9日上午,由大学牵头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多尺度高分辨率计算摄像仪器”项目启动会召开,大学副校长邱勇,基金委科学部、计划局项目处,教育部基础处,项目责任专家组、技术专家组、监理组以及项目研制人员5......

  过增元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变革性重大项目启动新闻网1月15日电1月10日,由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过增元院士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变革性重大项目“热质理论的关键科学问题”启动会在大学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副校长宣益民,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出席了启动会。图为......

  《自然》刊文高度评价竹简研究新闻网1月10日电(记者李含)1月7日,《自然》以“藏在中国竹简中的古老算表”为题在线发文,对在竹简研究中发界上最古老的十进制乘法表予以高度评价,并引用纽约市立大学数学史家道本周(Joseph Dauben)教授的评价,称“这一发现意义非凡,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乘法......

  《自然物理学》聚焦交叉信息院量子信息研究最新新闻网1月9日电(通讯员吕厦敏)大学交叉信息院量子信息研究小组一项关于海森堡极限下的量子复制的研究近期引发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1月5日,《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刊发题为《量子信息:小概率超级复制》(Quantum information:......

  《自然》《科学》承认影响因子扭曲科研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12-27近日,《自然》和《科学》在回应《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邮件提问时,都承认影响因子对科研界的影响已经了。《自然》母公司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负责人尼克坎贝尔承认,目前科研界过度依赖期刊声誉以及影响因子。《科学》高级对外联络官皮诺尔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

  12月1日,大学化学系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通过可交换共价键实现可塑的液晶弹性体驱动器》(Mouldable liquid-crystalline elastomer actuators with exchangeable covalent bond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利用可逆酯交换反应成功制备可塑形的、可重复加工的液晶弹性体材料。大学化学系2012级博士生裴志强和2012级硕士生杨洋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世界自然基金会尤兰达卡卡巴德斯演华新闻网10月28日电(记者李含)10月25日下午,世界自然基金会尤兰达卡卡巴德斯女士访问大学,并做客大学海外名师讲堂第140讲,发表题为“中国在全球生态安全中的竞争优势”的主题。图为卡卡巴德斯女士。学生记者王涵摄在中,卡卡......

  校新闻中心举办2012-2013年度学生记者、学生通讯员表彰会暨聘任仪式新闻网10月28日电(记者襄 桦)10月25日下午,在紫荆学生综合服务楼,大学新闻中心召开了2012-2013年度特约学生通讯员、学生记者表彰会暨新任特约学生记者、学生通讯员聘任仪式。图为为“最佳组织”获单位颁。学生记者王皓冉摄校党委宣传部部......

  强度:钢的100倍 重量:钢的1/6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工程中心落户泾河新城量产后将形成百亿级产值规模来源:三秦都市 2013-07-30 杨勇7月26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工程中心项目签约仪式在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该项目由西咸新区泾河新委会与陕西国能锂业有限公司联合大学组建,将有力促进中国锂产业的深度和升级......

  大学制备出世界最长碳纳米管来源:CCTV《》2013-07-21日前,大学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碳纳米管由碳原子组成,直径仅为人头发的千分之一,重量轻、韧性强,单位质量上的拉伸强度更是钢的276倍,可以制造出“拉不断”的绳子、“扯不破”的纤维布、&l......

  我国制备出世界最长碳纳米管来源:2013-07-19 赵永新在市科委支持下,大学魏飞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世界纪录。相关文章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上,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碳纳米管单位质量的拉伸强度是钢铁的276倍,其力学性能远超过其他材料。魏飞团队在制造设备、制备工艺方面进行大......

  齐晔何建坤等与美英科学家辨析中国碳排放之谜新闻网7月19日电近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气候政策中心主任齐晔,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教授与美国伯克利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在《自然》(地球科学版)中联合发表评论性文章《中国碳排放之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