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原创】毕业论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论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 - 文赋 - 中国古

※发布时间:2018-3-11 17:14:2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山弯弯,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打得树叶哗哗作响,上行人纷纷狼狈地逃跑避雨,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拄着一根竹杖,心定气闲地在林间漫步,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提起苏轼,我的脑海中首先就浮现出这样一副画面。苏轼的一生都处在的暴风雨中,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居无定所,奔走四方。但他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王国维曾评价东坡之词旷(《词话》)。文如其人,一个没有旷达胸襟的人很难想像可以写出如此旷达的作品。中国历代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但是在失意中还能写出如此大量名垂千古的旷达之作的,东坡是第一人。本文拟从苏轼的作品来分析苏轼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为了富国强兵,宋神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但是新法的实行了一部分人的,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强烈反对。朝野之中,一时分成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派,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苏轼既反对因循守旧,又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措施,理所当然地被新旧两派视为,无论哪派,处于夹缝中的苏轼总是被打击的对象,一贬再贬。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性格中耿直刚毅的一面。虽然遭贬,在地方官任上的苏轼并没有三缄其口,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士大夫,他在作品中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以使君元是此中人的身份和角度,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禀,饱不及黎元。描绘了过后的;在另一首《吴中田妇叹》中他写道: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对当时赋税沉重,谷贱伤农的现象进行了。苏轼的这类诗中最典型的是《山村》: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直言无讳地指斥弊端,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也因此遭来了和诬谄:御史李定,舒覃,何正臣摭起表语,所为诗以讪谤,逮赴台狱(《四库全书》提要)苏轼以的卷进了中,险遭不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在这场之灾中,苏轼九死一生,历经,终于在四个多月后被营救出狱,贬至黄州,无人问津,闲置四年。

  一腔忠君爱国,却被见疑流放。在黄州的这段时间,成了苏轼最失意的日子,也是一段生活上穷困潦倒的时光,但是虽然处在恶劣的中,他却依然保持着旷达的心胸,傲岸的,从容面对,淡然处之。正像他在黄州所写的《定风波》那样: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然而厄运没有到此为止,59时苏轼又受到了,被流放到时为瘴疠之地的岭南(广东惠州),三年后,再贬到荒僻异常的海南(海南儋州)。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此时的苏轼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年,长期的流放生涯,恶劣的,使苏轼在一年后就病逝了。

  综观苏轼的一生,正像他自嘲的那样:心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虽然在上苏轼空有满腔抱负无法施展,但是在逆境中苏轼却创作了大量名震文坛的盖世华章。从他的作品中,让我们来细细体会这位坎坷一生的大文豪面对逆境时人生态度吧。

  古人说:君子荡,常戚戚。苏轼一生磊落,为人正直率真,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明知与者相左,仍保持见解,不阿附,不投机取巧。一肚子不合时宜。当风雨袭来的时候,苏轼没有见风使舵,也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他相信风雨总会过去,太阳总会出来。就像普希金的诗中所写的那样: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因此他履险如夷,泰然自若。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尽和,尝尽世态炎凉,身心受到重大打击,从出来后,来到黄州,在这最落魄的日子里,回首向来萧瑟处在他看来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他被放逐到更为荒远的岭南,由于荒山远,生活条件艰苦,许多人把岭南当作是不归之。韩愈贬潮洲时,曾凄凉地对前来送行的侄子说:知汝前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然而苏轼来到了惠州却吟道:报道先生春睡足,轻打五更钟,悠然地酣然入梦,结果后来他又渡海,离别亲人,白首投荒来到海南。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他依然满不在乎: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线;。

  的确,苏轼的一生颠沛,横跨了大半个中国,足迹何止万里?但是,尽管不幸接踵而来,他却从未放弃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一片忧国忧民始终不渝,不管历经多少,九死。在给朋友李常的信中,他吐露了自己的:吾济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之际虽怀坎憬于时,遇事有可尊主者,便忘躯为之,一切付与造物。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让苏轼处变不惊、坦然面对,谈笑之际的力量来源于他的道理忠义和尊主的。换句话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对抱负的追求成为他一生的支柱。在任何下,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正因为如此,他从不,保持自己的人格和气节。刚贬到黄州时,在定惠院寓居,他作了一首《卜算子》:

  我认为,这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正是苏轼不倚的操守的象征,他自甘孤寂,不随俗俯仰,这是多么高洁的品性。

  孔子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在苏轼的身上始终坚定。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这样评价他: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恶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身害。用此数困于数,然终不以恨。苏轼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乌台诗案就是以文字获罪的,但是他仍然不改其志,在屡遭贬谪的晚年,写下了现实的力作《荔枝叹》,怀着至今欲食林甫肉的极大愤慨,从唐代进贡荔枝写到宋代贡茶献花,对的阿谀奉承,宫廷的穷奢极欲进行了尖锐的: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表达了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主张。苏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穷达显厄,他都能勤政,兴利除弊,做到为官一任,一方。在厄运面前,他从不,而是坦然面对,恪守,讲究风节。

  苏轼有兼济天下之志,也有经世报国之才。《宋史》(《东坡先生本传》)中记载:仁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吾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当时的考官,文坛欧阳修也很赏识他的才华,曾兴奋地对梅圣俞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不仅如此,其为文章,才落笔四海已皆传诵。下至闾巷田里,外及夷狄,莫不知名。其盛盖当时所未有。《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明李绍)苏轼在文坛中的声望,达到了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的地步,可谓是当朝第一名士,而且也曾经位极人臣,显赫风光。然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苏轼一次又一次地抛上抛下。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念头,苏轼没有。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的变迁,人事的调动。我们来看他的《初到黄州》:

  以逐客的身份来到黄州这个荒凉偏僻的地方,苏轼没有一丝抱怨,他嘲笑自己老来事业转,从现实局促的功利的之中出来,去欣赏当地的鱼肥水美、竹茂笋香。在逆境中他抱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的态度随缘自适。

  提起苏轼,我们最先想到的词应该会是东坡。东坡其实就是黄州的一个小山坡,苏轼自号东坡,也许是因为这段山就象是他的经历和一样曲折坎坷。他在黄州有《东坡》一诗: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自爱铿然曳杖声。走在这个荒凉偏僻的小山坡上,苏轼没有发出行难的感叹,而是悠然地欣赏着自己的竹杖敲击山的声音。后人喜欢把苏轼称为东坡或者坡仙,我认为这两个词最能概括他随缘自适的风神。《东坡先生墓志铭》(宋苏辙)中记载:公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従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逆境中的苏轼和其它农夫一样,春至而耘,秋至而收,完全融入当地生活:

  一代文学巨匠,默默无闻地田间劳作而能其乐,是因为他超越了物质的追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态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在《超然台记》中他有这样一段线;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知足,他认识到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所以选择安贫乐道,澹泊自持。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由于苏轼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忘怀得失,所以能做到无往而不乐,无论身在何方,总能随缘自适,其乐。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在他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着微妙诠释: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作者此时在黄州已经闲置达四年之久了,全篇的不是哀怨,而是如月光般的恬静澄澈,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只要拥有平和的心态,人到处都能发现美好的事物。所以他说: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晚年遭贬,一次比一次远,最后被流放到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天涯海角--海南,几乎没人相信他能生还,然而65岁的东坡老人居然奇迹般的等到了遇赦北归的那一天,活着渡海回来,连他自己也觉得很得意:问翁大庚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赠岭上老人》)这与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

  虽遭贬谪,苏轼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他常常登山临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中寻求超越和。

  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苏轼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黄州,坎坷的经历,的处境,让他在幽人独往来的日子里,感到和矛盾:

  在这首《临江仙 夜归临皋》中苏轼诉说着长恨此生非我有的辛酸和无奈,多想能够抛开利禄,逃遁山林,返归自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但是这种消极避世的念头在面对赤壁古战场时,却化作了豪迈奋发,从苏轼的心中喷涌而出:

  这首词一开始就从宏大的时空中展开,写得雄浑豪放,气势磅礴。面对奔腾不息的长江水,诗潮澎湃:遥想当年,雄姿英发的周瑜在这里谈笑间歼灭了强大的敌军,何等的风神潇洒,何等的豪气冲天!作者自己也不禁欣然神往,想象他那样开创一番事业。可是想想自己空有满腔抱负,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直落得早生华发,又不禁茫然。但是作者并没有沉湎于此,而是跳出了个人狭小的圈子,地看待这一切:人生如梦,无常,又何必在意一时的得失,成败呢?

  然而生命毕竟是短暂的,即使象曹操、周瑜那样一世称雄的人物,如今也早已了,何况是年岁渐老,事业无成的自己呢?身处逆境中,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生的价值又在哪里呢?苏轼在问着自己。看到面前的江水、明月、清风,他释然了: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在这篇千古传诵的《前赤壁赋》中,作者运用了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失意和人生无常的,从而消解内心的痛苦。自不变者观:盈虚、消长、、得失,一切事物在不断变化;自不变者观:水、月、人、我,一切都无增减,没有变化。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即使在逆境中,有为的生命仍其的价值。况且,大自然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那么,馈赠给你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无穷无尽,任你享用。正象李白的《把洒问月》那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必尘的利禄,只要上充分理解大自然的规律,自然,寻求心灵的,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的灵魂。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不在于的毁誉、成败得失,而在于的超越,对生命的彻底把握。作者辩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逆境,采用了变通的态度排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困厄中出来。就像他写的《题西林壁》中悟解的那样:

  同一件事情,当你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态度去看待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当你跳出自己的处境,从高远处观照,就会发现:逆境可以使人一蹶不振,也可以使人更加坚强。孟子不是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顿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遇到一点挫折怎么就能想到逃避呢?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苏轼在逆境中以的态度面对人生,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地位。所以许多人认为,贬居黄州,放逐领海不是苏轼的不幸,而是时代对他的和造就。就连苏辙也感叹:(轼)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之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也。因为苏轼在逆境中豁达的人生态度,使他无论处在何时何地,照样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登山览胜,临渊赋诗,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

  当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有的人选择自沉江底,有的人选择归隐山林,有的郁郁终生也不肯同流合污,这些做法固然令人钦佩,但是我更欣赏苏轼的人生态度。他是一个上的品,但是他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即使身处逆境,人们想到他时,也总会流露出会心的微笑。因为他热爱生活,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他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雪剑严相逼的岁月中,他仍能体会到生活的甘美,处处发现美好的事物:有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欣慰;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有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的优游;有一点气,千里快哉风的潇洒。在凄凉孤独的晚年,他仍乐观地吟出了谁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等的豪迈,哪里象是出自一个逆境中的老人之口?

  苏轼也曾想过要抛开一切,驾一叶之扁舟,凌万项之茫然。然而他终究没有成为隐士,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人生的眷恋,使他逆境,善处人生。苏轼的《水调歌头》对这种人生态度有着精彩的诠释:

  上几经浮沉,历经的苏轼自己也不知道此生飘荡何时歇,他也想乘风归去,不问,然而对于的热爱,使他不能独善其身,纵然有那么多缺憾,亦无须伤感,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大自然的规律,既然认识到此事古难全,所以更不应有恨,又何必对月伤怀呢?诗人由超尘成了热爱,并许下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用放达的态度了,因此,这首词历来受人喜爱,被为最好的中秋词。

  正是因为对生活的热爱,苏轼总是充满信心和希望,没有被困难,没有生活的勇气。苏轼以坚定的人生和不向厄运的斗争超越了。因为在他的眼中,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历经沧桑的苏轼终于要告别这段艰苦的日子了,这是他离开海南时的心情: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当年名满京师、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是满头白发。回首来时,多少风雨,多少坎坷,但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如果不是被流放到这罕无人至的蛮荒之地,我又怎么能看到如此雄伟壮丽的景色呢?这份气度,这份胸襟,让苏轼在最,最、最应该悲观的日子里还能笑得出来。这种于一切成败祸福之上的豁达态度也让苏轼笑到了最后。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对自己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最好注脚。在东坡老人坎坷动荡的一生中,不管外面风雨如何,心中早已是波澜不惊,线;的放达。

  千百年来,苏轼在逆境中以豁达的态度谱写的作品代代相传,受到广泛的喜爱。苏轼更以其面对逆境时那种从容、豁达,旷放乐观的人生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认同。那么,在当今社会,探讨其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是否还有其现实意义呢?诚然,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当今社会有很大的差异,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人生失意无南北,人生不如意事常。当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周围格格不入时,是自己的人格、气节、情操换取厚禄、名利地位?还是原则、保持坚定的人生?苏轼对理想对的追求为我们上了生动一课;人生的道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面对挫折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吸取积极的处世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消极厌世甚至轻生,而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从而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自强自立。正像中国国家足球队前教练米卢说的那样: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在面对失意、挫折、时,让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战胜它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