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莱芜民间非遗项目集合地 农民家中办起民俗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11-30 22:47:4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莱芜,古称嬴、牟,自春秋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莱芜位于山东中部,如同齐鲁大地的一颗心脏,因地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有长勺之战,,折戟沉沙;近代有莱芜战役,炮火连天,硝烟弥漫。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莱芜涌现出大批杰出人物:镇国将军刘瑀、征朔将军李果、垦荒知县吴来朝、名医朱包蒙、诗人何兰华、画家李半残、历史学家王毓铨、散文家吴伯箫、导演吴天明……人杰地灵,大家频出。

  莱芜三面环山,北部山脉为泰山余脉,南部为徂徕山脉,寄母山、葫芦山、黄羊山、笔架山、三平山、山……峰峦叠秀,各有典故。除了山,莱芜更有水,境内404条河流滋润大地,浪花淘尽,成败,古今多少蹊跷事,都随汶河水流中。

  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写得了诗句,读得下文章,更有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的涵养,培育出朴实、厚道、聪明、灵透的莱芜人民,在每个时代的每个季节里,冬季温暖,春季晴朗,夏季凉爽,秋季金黄。

  莱芜,这座走过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蕴藏着诸多热情迸发或者默默无语的故事素材,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对话、去整理,去提升,担起责任,以飨可爱网友。

  即日起,大众网莱芜频道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莱芜背影》,旨在记录历史,文化,服务当地,。同时,谨以此表达:有一幅白描叫做莱芜印象,有一泓眷恋叫做莱芜记忆,有一种胸怀叫做俺莱芜有,有一个情结叫做大爱莱芜。

  在莱芜市方下镇张公清村村东有一民居,大门口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铜牌,上曰“莱芜市民俗学会”、“莱芜市长勺说唱艺术团”、“莱芜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古今奇闻故事社”……初到此处,给人的感觉根本不像一个“过日子”的传统农家,而就是这样一座普通的民居,里面包含着数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了一个。民居的主人李胜华30年致力于民间文化项目挖掘、,成为了一位“不种地的农民”。

  李胜华1964年出生于方下镇张公清村一个贫瘠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村里的民办教师,母亲全靠种地,家中姊妹多,后来,李胜华的父亲一狠心辞去教师工作,回家务农,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落地摔八瓣,拼死拼活的干,到头来连温饱都成困难,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李胜华好歹读完了初中。

  当别的同龄人为四处奔波的时候,李胜华却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创作,那时的张公清村,一到晚上男女老幼聚集在街上扒麻聊天。七嘴八舌头,从牛郎织女,孙悟空“大闹天宫”到助弱济贫的义侠、善有的民间传闻等等,一啦就是大半宿。精彩的故事情节,听得李胜华入了迷,连睡觉脑子里思思念念的都是这些有趣的传说。在那时物质匮乏的农村没有电视,拉呱聊天是这里百姓唯一娱乐消遣的场合。从此李胜华就爱上了民间文学,立志在这方面做出一番事业。

  民间文学具有零散性,作品要有故事来源,为了做到作品的真实性,李胜华决定出去采访,常在一起的文友没有人支持。此时,只有他的妻子王俊莲和还在襁褓中的女儿李慧成为他的支撑。妻子给他摊了一大包玉米掺白面的煎饼,那时候吃到掺白面的煎饼算是很不错了。装备很简单,稿纸是草纸,铅笔备几支,背上煎饼,包上自腌的辣菜咸菜,骑着破自行车了采访。在民间文学冷门时期,那个时候务实的老百姓把他的采访称作“不务正业”,有的人干脆不让进,人家不让进他就死皮赖脸的跟在人家的后边,到田间地头帮他们干活,用实际行动他们,以便采访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因为家庭贫穷,无论出去的多远都要赶回来,披星戴月的日子李胜华不知过了多久。

  文学研究是枯燥的,更奈何是民间文学,这与之前很多书画家相似,比如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年轻时的生活都是破落的,大多时候靠兜售作品或给人家写写画画卫生。李胜华虽不是名门大家,从事民间文学研究、非遗项目挖掘初期也是食不果腹、负债累累。1993年6月,为了更好的挖掘整理莱芜民间的文化艺术,李胜华和妻子商量在方下镇嘶马河村租赁房子,开办了一家书店。又和李志清老师商议,筹备成立“莱芜市民间文学研究学社”和《民间奇闻故事》编辑部。直到1994年11月4日,当时的莱芜市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才批准成立莱芜市民间文学研究学社”和《民间奇闻故事》编辑部,这是莱芜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第一个由个人出资成立的民间文艺研究组织。虽然开着个小书店,收入却少得可怜,相熟的朋友打着来买书的,光拿书不给钱,结果连本钱也搭上了,弄得他哭笑不得。

  1997年,学社三次迁址搬到了石花园村。由于拍摄《伍子胥鞭打卧龙石》投入资金较大,他的负债也就相应的大了起来,房租交不起,只得与主家商议缓几个月缴。冬天,买不起炭,王俊莲就到附近工地上捡锯沫用来取暖,整整一个冬天就是这样度过的。虽然生活清贫,连孩子上学的学费都没有保障。李胜华还是千方百计地和振兴莱芜民间文学艺术。2002年6月经莱芜市文化局批准,,莱芜市民间文学研究学社改组为“莱芜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民间奇闻故事》编辑部改组为“《古今奇闻故事》社”,出版《古今奇闻故事》月刊。2002年至2004年,出版《古今奇闻故事》16期,126万册。

  进入2004年,李胜华听有消息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挖掘、整理和工作”就要全面展开,而非遗的主要内容就包括民间文学和传统美术、手工技艺等,李胜华就开始着手对莱芜的重点民间文学、民间传统项目进行摸底,这时候,学会的力量已经逐步壮大起来,很多深藏于民间的传统艺人,在他拉网似的调研中,渐露头角,很多艺人或多或少对于他创办的学会和社有所了解。

  为了全面挖掘民间文化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文化艺术对大活的重要性,李胜华与学会理事会的主要负责人商议,并报主管部门批准于12月编辑出版了《莱芜民间艺术家》(珍藏卷)一书,介绍莱芜民间艺术12大类,艺术家75位。全面振兴了莱芜民间文化艺术,扶持培养了一大批民间艺术人才。图书发行后,在社会上反映强烈,很多民间文学爱好者,民间艺术家主动找上门来,为学会提供了大量的采访线索,为以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打下了基础。

  2006年6月,全国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普查申报工作。时任莱芜市文化局副局长的张子信派人找到了李胜华,立即组织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参加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民间文学《凤凰城的传说》、民间美术“泥塑”、“铁艺”、“竹书”、“剪纸”、“木刻、烙书”等11个非遗项目榜上有名。自此,李胜华又心地投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普查、挖掘、整理、工作中。2005年至2007年,李胜华领导的莱芜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连续三年被莱芜市民政局评为“优秀社会团体”,2008年12月又被授予“莱芜市十佳社会团体”荣誉称号。2007年,李胜华和常务副会长亓学贵密切配合,精心安排了一大批民间传统艺术专题片的素材。如:刘汉民的“象形书法”,的“铁艺”,吕孝河的“扎制艺术”,李乐顺的“音乐、书法”,亓中越的“烙书”,王俊莲的“五角宝的制作”、任雪云的“荷包”、李传德的“字画贴工艺”、谷的“莱芜民间小调”等,带动了莱芜市民间文化艺术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2008年初,莱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张艳燕找到了李胜华,传达了市文化局领导安排整理申报莱芜市市级非遗项目名录,可非遗项目中提到的民间文学与流传在口头上的民间文学是有区别的,口头民间文学讲究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而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却要突出故事的区域性、真实性和实用性,这样一来文本的写作难度就相当大了。比如民间文学《长勺之战传说》的民间传说与非遗项目的区别,民间口头传说只是讲公元前684年发生在长勺的一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突出了鲁国人曹刿机智多谋,一鼓作气战胜了强大的齐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非遗项目文本的整理就不同了,就要改变思,对散传在民间的相关故事进行采访,按说这也是民间工作者搜集线索的一般工作,于是他深入到长勺之战发生地的周边地区走访,不料,这个举动却在那里引起了反响,李胜华去征集这些老掉牙的传说故事,自然会引起当地人的白眼看待,有人说他缺心眼、不务实,是个神经病!采访不欢而散。但李胜华不气馁,走村串庄专找老年人了解情况,经过不懈努力征集到了数百件辅助资料,为长勺之战申报非遗项目奠定了基础。自此,长勺之战非遗项目才得以申报,现在已经列入省级非遗项目。这只是莱芜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近30年来项目中的一个缩影,而这条,还在一直延续。

  一个农民不好好种地,天天潜心传统习俗。刚开始,遇到方方面面的不理解,甚至是。周围的父老乡亲,家里妻子、父母,都不支持。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甚至过春节手里只有三块钱,但这一切从未打消他文化遗产的追求。因为对这项事业的热爱,妻子、父母逐渐理解支持,李胜华一步步把传统习俗了下来。为了把民间文学传去,李胜华成立了长勺说唱艺术团。如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子马约”的故事、讲述“厚养薄葬”等移风易俗的东西都被他搬上了舞台。

  自2006年起,莱芜市莱城区方下镇的李胜华利用自己居住的院落办起了张公清民俗博物馆。目前,博物馆主展厅120余平方米,共有藏品1200余件,档案资料900余件,图片资料1万余幅,常年对市民免费,年接待参观者5000余人次,极大地振兴和了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已成为莱芜市展现民俗、非遗等文化的重要场所。每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李胜华都会邀请幼儿园孩子们到张公清民俗博物馆参观,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看着墙上悬挂的一幅幅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李胜华的爱人王俊莲略带无奈地说道:“混了大半辈子,就混了这一墙的证书。”简朴的家中最闪亮的就属这满墙的证书,这是一个农民的文化传承情怀,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众多濒临消失的传统习俗得到,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