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科技论文正文写作过程

※发布时间:2020-10-30 2:49:4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未来身份测试科技论文正文写作过程_天文/地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科技论文正文写作过程 及其要求 一、选题 依撰写论文 的性质、内容和目的确定命题 (标题);根据命题的要求,按照写作 的准备、撰写初稿、修改定稿 的程序操作。 一、选题 选题的基本要求 1

  科技论文正文写作过程 及其要求 一、选题 依撰写论文 的性质、内容和目的确定命题 (标题);根据命题的要求,按照写作 的准备、撰写初稿、修改定稿 的程序操作。 一、选题 选题的基本要求 1 ——题目的指导性, 在宣传党的生产科学技术政策上有指导性。 ——题目的使用性, 在解决生产重大技术问题上有实用性。 ——题目的预见性, 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上有预见性。 ——题目的科学性, 在未知所探索领域或范畴内有创新的 学术性。 一、选 题(选题的基本要求) ——题目的新颖性, 总结和报道生产经验和研究上有先进性和 新颖性。 ——题目的针对性, 对于要解决生产上技术问题,有强烈的针对性。 ——题目的可行性, 在采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有实在的可行性。 ——题目的时代性, 在多种技术应用选择的效果上,应是当前时代最 新技术。 一、选题 2 1 选题原则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评价一篇科技论文是否有科学价值 的首要标准。选择论题(题名)时,必须经过用 的方法研究、整理实际(实践)感性材料, 并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和客观的判断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选择并确定的论文题目( 题名)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 逻辑组合。 一、选题 2 创新性原则 科研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 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等,以文字形式表 达出“新”,完成科学技术的交流和。题 名是科技论文中核心技术的集中体现,所 以,选择确定题名必须符合“创新性”原则, 使读者总览标题时,能够把其注意力吸引住, 认为有“新”的技术内容,必看无疑。 一、选 题(创新性原则) 例如 ,“ 用 TTT 量评价生油岩” , 该 论文标题体现“新” , 从事生油理论的科 研人员,对“洛帕 廷法”、“蒂索法”、 “亨特法”都比较熟悉,当他们看到此论 文的题目,就会意识到“TTT法” 是一种 新的评价生油的方法。此命题以恰当、简 明的词语把论文中的核心内容(“参数和 相互关系及其确定”、“定量计算公式的 确定”、“方法计算实例”)充分地概括 出来。 一、选 题 3 应用性原则 科技论文具有一定的应用性。一是对于 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界规律和丰富基础 理论有重要意义;二是对解决行业科学技术 问题具有重要指导和应用价值。因此,石油 科技论文的选题要紧密结合石油工业生产和 科学技术的实际,首先要考虑到如何解决生 产实际问题及丰富石油科学的理论问题。 一、选题 论题(题名)的大小 一般说,科技论文论题(题名)不宜太 大,论题(题名)文字不宜超过20个以上。 小题大做,小题目作大文章,一般说容易写 好。选题时,一定抓住自己在科研工作中所 取得的新认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 抓住这些新中的一个重要的小论题,或 本学科中的关键问题,能够深入其本质。抓 住要点,从实验(试验)和研究过程所涉及 最能说明问题的几个方面说清论透,有独创 之处,论文就有份量、有价值。 3 一、选题 推荐选题(题名)的示例 ● ● ● ● ● ● ● ● ● 利用背景值识别气层 侧向测井反演方法 注水井增注新工艺 小断层的识别方法 近井距报废井封堵技术 聚合物驱油合理用量的选择 不关井求气层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 注水井酸化过程中的油层 用测井资料确定地层的破裂参数 一、选题 重大指导意义的“大题”也客观存在 例如: ● 测试技术十年进展 ● 油田开发的实践与展望 ● 长垣外围油田的开发问题 ● 喇、萨、杏油田高含水期稳产条件分析 一、选题 4 选题方法 结合《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发表的 论文,结合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实践,推荐以下 几种选题─确定题名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选题 1 “抽油机井流出曲线计算新方法”(《石 用研究结果确定题名 油地质与开发》第16卷第1期),作者魏兆胜、 郑俊德、陈家琅。 该论文的计算方法克服了Brown提出的计算方 法的三个缺陷:(1)把最大许用压力当作最 大应力;(2)引入了与抽油杆钢级型号和井 液条件有关的难以确定的使用系数;(3)在 载荷计算中,忽略了摩擦载荷、振动载荷等。 因此,题名特别突出该计算方法的“新”。 一、选题 2 用实验(试验)的结论确定题名 “剂降低表面活性剂吸附损失研究”(《石油 地质与开发》第19卷第3期),作者李道山、刘忠福。 通过“吸附实验评价剂性能”、“剂 对三元复合驱油效率和动滞留的影响”研究,得 出结论“应用剂对油砂预吸附后,可使表面 活性剂ORS—41和B—100吸附损失减少40%~ 60%,动滞留量减少30%以上。” 论文题目点出 了实验的重点、可靠、可信。 一、选题 3 用应用方法内容确定题名 “积累概率分布曲线的一个应用” 《石油地质与开 发》第9卷第1期),作者赵永胜、高泽礼、陆惠民。 油田全面转抽后,利用水井测试剖面资料 研究油层状况已成为通用的方法,用此方 法统计结果往往明显偏高。作者采用累积概率 分布曲线形式确定出油层的界限,并给出 油层程度的估计值,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 简单方便,求得的油层程度值符合实际。 该题名突出了研究的中心内容 一、选题 4 用重大技术的内容确定题名 “复杂断块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 《石油地质 与开发》第5卷第3期),作者张文昭。 作者在选择论文题名时,突出了“重 大技术”的内容—“滚动勘探开发”,同时也明 确了这项重大技术实施的客体——“复杂断块 油田”。因而论文题名由恰当、简明、具体 的词语构成。 一、选题 5 用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确定题名 “物理化学渗流方程” 《石油地质与开发》 第5卷第2期),作者孙长明、崔龙命。 作者研究并给出这种采油方法中各重 要物理化学现象的描述方法,并将毛管数 引入渗流方程,建立了包括水驱、活性驱、 低张力水驱及高粘度水驱在内的统一的渗流 方程式。论文长达2万字,仅用8个字为题目, 这种典型写法,恰当、合理、准确。 一、选题 6 用形态特征的描述确定提名 “松辽盆地大型叶状三角洲沉积模式”(《石油地质 与开发》第6卷第4期),作者赵翰卿。 该篇论文指出,早白垩世中期,松辽盆地为 统一的大型坳陷型湖盆,在湖盆北部发育一大型 叶状复合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出4种三角洲沉积 模式和8种亚模式。这一重大研究所确定的题 名是用砂体沉积分布形态来描述,是一种形象、 具体、准确的表达方式,是作者形象思维的高度 概括和总结。 一、选题 7 用解决生产技术具体问题确定题名 “二次加密调整井合理沉没度的确定” 《石油地 质与开发》第16卷第3期),作者沈文龙等。 针对二次加密调整井的大多数油井液面低、 沉没度小、气体影响大、产量和系统效率低的 实际问题,利用抽油机系统效率与泵效的关系 ,理论上对抽油机系统效率求寻方法,推导出 合理的沉没度,研究的结果应用现场试验,给 出施工工艺标准规范——合理沉没度,突出了 研究的具体技术。 一、选题 8 用理论方法确定题名 “求解两维两相流动压力方程的边界元方法”(《石 油地质与开发》第8卷第1期),作者张子香、曲德斌。 该篇论文题名中的“边界元法”概述了全文的 核心内容,并以“求解”这一动名词作谓语,以名 词词组“两维两相渗流压力方程”作宾语“边界元 法”的定语,构成一个无人称句,逻辑关系严谨, 语法通顺。 一、选题 5 1 选题注意的问题 把生产研究的项目名称列入论文题名 “对甸油田北东块工业化 推广区聚合物驱油效果的认识” 该项研究的认识:聚合物的增油效 果受油层连通状况、砂体沉积条件和含油饱 和度的影响;砂体的沉积条件不同,注聚后 油井的动态变化也不同;只有依据精细地质 研究并结合注聚后油井的动态变化特点, 搞清影响聚驱效果的主要因素,将影响因素 优化,才能达到聚合物驱最佳的增油效果。 一、选题 1 把生产研究的项目名称列入论文题名 将原题名修改为“不同油层条件对聚合物 驱油效果的影响”,原题目的25个字减缩到 17个字。修改后的题目充分突出了全篇论文 的核心内容。 一、选题 2 多中心的题名 “扶、杨油层裂缝、地应力分布特征与油田注水开发” 从题名的结构构成看出:“裂缝、地应力分布特征”、 “油田注水开发”是并列且的两类概念,用并列联 词“与”连接,使两部分内容同等重要。按此题目所涵 盖的内容,无论如何也无述清楚各自的内容。从 论文中论述的内容分析。它是采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对 扶杨油层天然裂缝及古今地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裂缝、地应力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影响和 作用。应对原题名修改为:“三肇地区扶、杨油层裂缝、 地应力分布特征及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影响。 一、选题 3 把与研究内容无关的成分列入题名中 “水平井筒气液两相变质量流动分散泡状流流动模型” 该篇论文由3部分内容构成:1)分散泡状流向间歇流流 型转变的判别条件;2)分散泡状流的压降计算模型;3) 分散泡状流压降的计算实例。”全篇内容没有论及“变质量 流动”的内容,而论证水平井筒气液两相分散泡状流向间歇 流流型转变的差别方法,是应用气、液两相质量守恒方程 论证推导的。没有论述到“变质量流动”的概念及其特点。 该篇论文的题名应改为“水平井筒气液两相分散泡状流流动 模型。 一、选题 4 含义不准确的题名 “低渗透油藏合理加密方法研究” 从语法逻辑推敲,“低渗透油藏”是“加密方式”的定语 在语言含义上分析,“低渗透油藏”怎么个“加密方式” 文理不通。而论文本身是论证“低渗透油藏”的“井网加 密方式”,不是题名中给出的“油藏”加密。按照专业用 词规范的要求,“井网”这两个字不能省略,省略了会 导致歧义。因此,此论文题名应改为: “低渗透油藏井网合理加密方式研究”。 一、选题 5 冗笔 冗笔是指论文题名中多余无用的笔墨 一、选题 a 不必要加约数词 “ 一种提高地震速度解释精度的新方法” 题名中的约数词“一种”属多余成分,应改为: “提高地震速度解释精度的新方法” ;“三 肇凹陷石油富集的几条规律”题名中的约数词 “几条”属多余成分,应改为:“三肇凹陷石 油富集的规律”、“萨尔图油田萨北东部过渡 带转抽降压试验的几点认识” 题名中的约数 词“几点”属多余成分。应改为:“萨尔图油 田萨北东部过渡带转抽降压试验的认识”。 一、选题 b 不必要的定语成分 在某些专业中,论题标注出特定技术含义 后,再加些辅助的定语成分是不必要的,对于 可加可不加的某些定语词组,一律不加。例如: “低压低渗储层的新型钻井液的研制与应 用”此论文的题名中的“新型钻井液的研制与 应用”已经突出了论文的全部核心内容。论文 摘要中也已经指出“它是确立一种低压低 渗储层的新型钻井液 —甲酸盐钻井液体系”, 所以就没有必要把“低压低渗储层的”加 进题名中,应改为:“新型钻井液的研制与应 用”。 一、选题 c 缺少必要的定语成分 有些论文的题名,缺少必要的定语成分也 是不完整的论题。这种定语成分在题名中是对 主要成分的名词加以属性(或定性)说明,没 有这种定语,题目的特指意义突出不出来。例 如:“外围油田开发技术与实践”“外围油 田”是一种习语,字面上分析没有差错,这 种“油田”特征是“低渗透”。所以,应当在题名 加进必要的定语成分,更准确表达论文的核心 内容。应改为:“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与实践” 一、选题 d 使用了表达作者实践过程的行为词 选择确文题名时,常常把自身科研工作 过程的行为词——“研究”列入题名里。一般情况 下,是一种不合理的用词法。例如:“低渗透油 田中、高含水聚合物深度调剖效果研究”没有必 要再加进自身行为特征的“研究”二字,应改为: “低渗透油田中、高含水聚合物深度调剖效果”; 又如:“低渗透朝阳沟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初步 研究”应改为:“微生物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朝阳沟 油田的应用” 一、选题 6 慎用“特征”、“机理”等词 科技论文的题名,经常出现“…特征”、“…特 性”、“…机理”等等。因为“特征”‘、“特 性”、“机理”、“机制”等词名有其自己的语 意,所以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笼统照搬、套 用或相互替代使用。 特征——是描述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特性——是描述某人某事物特有的性质的; 机理——是指某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的; 机制——是说指一个工作体系的组织或部分之间 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的,或有机体的构造功能 一、选题 例如: “特低渗透层非达西渗流特征研究”作者推敲 改为: “特低渗透层非达西渗流机理研究”, 后又改回原题目,为:“特低渗层非达西渗流 特征研究”。此篇文章的题目,“研究“二字 应当删除,但是,是采用“特征”还是“机 理”,值得慎重对待、严慎推敲。因为非达西 渗流是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物理运动状态的描述, 不是流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状态性质的描述, 所以,该论文的题目不能选用“特征”,而应 当选用“机理”。正确的写法为:“特低渗透 层非达西渗流机理”。 一、选题 7 正确选用副题名 副题名——称为副标题。多数论文一般不使用 副题名。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 ——题名语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 中 的特定内容; ——论文分期出版,或是一系列工作分几篇报 道,或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副题名 区别其特定内容; ——其它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者。 一、选题 例如: “等时系和复等时系 ——对低级次并代地层单位的用语” 该篇论文是关增淼的,全文通过“”、 “典型剖面,对比和命名”、“讨论”、“总结与 结论”4部分,详细介绍“等时系”、“复等时系 作为准年代地层单位。因此,列出副题名应 加以说明,十分恰当。 二、写作准备 写作的准备工作由以下6部分构成: ● ● ● ● ● ● 搜集资料 必要的实验和实践 材料和数据的处理; 运用逻辑思维 谋篇构思; 拟写提纲。 二、写作准备 1 1 资料搜集 收集哪些资料 ——收集你所选择的论文题目设计的内容,多数是自己 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的。 ——收集你所选择题目前人论述过的文章和书籍,了解 前人对这一课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 ——收集相邻学科的一些有关资料、内容、研究思和 研究方法,有利于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拓宽思维领域。 ——阅读和收集国外同行业专家、学者对你选择的课题 所研究的文献资料,掌握他们对该课题研究的方法、 观点、结论和的水平。 二、写作准备 2 怎样收集资料 ——读书作记录,将有价值的内容下来。 ——摘录或剪裁同类论文论述的基本观点、 基本认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结论,或不同的 观点、方法及结论。 ——资料要找到可靠的、最早的根据。 ——注重自己实践工作中材料的积累。 ——直接从国外书刊、文献搜集资料。 ——养成持久性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二、写作准备 2 ( 1) 进行必要、负责的科学实践(实验) 科学研究和科学实践(实验)是写作的基础 和前提。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对用于生产中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方法、新方案和经过实践验证是正确 的,应及时、必要地将“工作总结、报告” 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要求整理出来; 二是对于阶段性的工作、阶段性的工艺 实验(试验)或没有经过检验的“新规律”、 “新理论”,不要急于撰写论文发表,必须进行 必要的科学实验(试验)给予验证。 二、写作准备 验证是指“判断性实验” 1、连续性研究工作某阶段的实践认识和结论, 需要继续进行“判断性实验”的再实践、 2 、补充性“判断性实验”的认证。 3、结论的验证。实验室作出的试验结论,有 必要进行“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再试验”,予 “判断性实验”的验证。 4、效果验证。由新理论为依据,以先进工艺 和新材料为基础,设计新的测试仪,在试用阶 段见到效果。 5、新观点(新认识)的验证。 二、写作准备 3 材料和数据的处理 1 材料的处理 处理加工材料容易出现的倾向 a、 。受他人的“观点”、“说法”, 满脑子装着他人的“结论”和“意见”,提不出自己 的“看法”和“见解”。 b、舍不得割爱。觉得在实践中获得的材料都很 好,把众多的素材都写进论文中,容易使论文冗 长而平淡。 c 、不善于提炼、归纳。面对一大堆材料,苦于 很难取舍,一时又无法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二、写作准备 整理他人材料时,注意处理好以下情况: 同意他人的观点,自己又有新的认识,可 以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材料补充论证,丰富他 人的观点;有不同意见之处或观点不同,可以 开展认真的讨论,力争用翔实可靠的资料论证 ,说明自己的理由和观点;在他人的下把 他人没有涉及到的新领域和新认识,进行补充 和发展。 二、写作准备 2 数据的处理 论文中引用的数据,必须是从直接数据 和间接数据分析、筛选出的数据。 a、对数据进行分析。尤其是大规模实验中 随机取样的样品数据,必须进行可靠性分析。 b、实验数据不易全部列入论文中。 c、尽量用图、表格表达实验结果。 二、写作准备 4 运用逻辑思维 在论文构思谋篇之前,应该做到围绕“论题” 这个中心,概念明确,判断正确,归纳推论合 理,证明的论据充分、可靠。 论题的“证明”环节非常重要 为了证明自己论文的论题的真实性,就得 遵循“证明”的五条原则。 二、写作准备 1 论题应该是一个明白、确切的判断。肯定 自己的论题是真实的,是能够通过实践证明是 明白、确切的判断。 2 在同一证明里,不得改变论题。以中心论题 进行整理、选择材料,所选用的材料能说明 论题是正确的。 3 论据是真实的。在选取、处理材料过程中, 要选取通过实践证明是真实反映客观规律的材料, 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 二、写作准备 不能用论题的变相说法作论据。论据(即 论述的原由)并不是依赖论题的,也不是由论题 延伸而来的,应有其客观的性,方能证明论 题的线 论据应当是论题的充分理由。通过选择的 材料作论据,补充证明论题的选择是有理由的。 5 二、写作准备 5 谋篇构思 要求科技论文条理清晰,脉络 分明,首先要善于谋篇构思,也就是 打好“腹稿”。 二、写作准备 1 谋篇构思的主要内容 谋篇构思大致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 展现论文的思; ● 论文总体框架的提出; ● 明确框架内各章、节、段要说明的基本内容; ● 各章、节、段之间的启承转合的方法; ● 反复推敲论文中观点的鲜明性、论据的充分 性和结论的真实性。 二、写作准备 2 谋篇构思的方法 其一是强调突出论文的重点。如果一篇论文 包含有重要性不同的几个论题,应当分清主次, 考虑由次要论题逐步向最重要论题过渡的方法, 即逐步递增进入的顺序。这种方法较适合 较短的文章。较长的论文则用相反的顺序,首 先写重点,读者看不完论文就可以了解主要 内容。 二、写作准备 其二是强调论文章节的安排。对一篇 论文进行总的构思时,有时会发现需要按 时间顺序写,有时需要按地域(空间)顺 序写,有时需要按实践过程的先后写等。 不论哪种顺序都要使论文前后贯通,层次 分明,表意准确,防止平平淡淡,强调突 出有意义的重点。 二、写作准备 其三是尽可能的多次调整构思方案。请你自 己把主要观点写在纸上,然后就各种构思方案进 行尝试,给论文观点编号进行反复调整。一旦选 定了构思顺序,再把每一观点分成几个部分甚至 几个小部分一一编组,然后按每组的内容选定一 种方案。也可以把观点记在卡片上,把这些卡片 铺在桌面上来回移动,对各种构思方案进行比较, 从中选出最佳的论文结构方案。 二、写作准备 6 拟写提纲 提纲的拟写过程是作者进一步完善论文构思 的过程。提纲如在谋篇构思之前拟写,不利于提 炼出最佳的论文结构。谋篇构思之后再拟写提纲 也不妥,往往是谋篇构思和拟写提纲是同步进行 的。对材料消化、处理、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 也是提炼自己观点的过程。 拟写提纲,按照“论点——论据——结论”的顺 序进行。一般情况下,论点为一个小题,论据为 多个小题(有几个即可列几个小题),结论为一 个小题。 二、写作准备 拟写提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一个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在论文 的开头首先明确提出来。以各种论证方法进行 论证的部分,往往又包含着若干小论点。这些 小论点必须围绕中心论点来展开,彼此之间又 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哪个小题在前,哪个小题 在后,都要根据它们的内在逻辑关系来安排。 二、写作准备 二是精选论点和。科技论文只能精选 最重要、最精彩、最有力的论点和。 为了使科技论文有力,必须在提纲中考虑 有实有虚,做到既有论点又有。一般常犯 的毛病是:把“虚实结合”理解为一个论点的后 面罗列几个例子,看不出全文结构中有机贯穿 的发展关系。科技论文应达到论点突出、简明, 例子真实可靠、有力。 二、写作准备 三是注意详略。提纲一般由略到祥, 经过反复思考,逐步修改完成。对于自己 想好了的、成熟了的部分,没有必要写得 很详细。对于尚未想好的、不够成熟的问 题,需要再继续深入整理加工材料,补充 完善不成熟的部分,直至拟写成一个较完 整的论文提纲。 二、写作准备 创造性思维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 社会 课题 资料收 实践 选取 集利用 想象、灵感 或然判断 归纳、演绎 潜意识…… 必然判断 综合、分析…… 反馈 提纲拟写 修 改 社会 到执笔 与定稿 实践 、再判 断、 再推理…… 科技写作思维活动示意图 三、撰写初稿 科技论文的形式决定于科技的 内容,即所谓形式决定内容。科技 又因学科不同、选题不同、性质不同, 以及实验过程、逻辑推理和结果的表现 形式等不同而各有差别。不同学科的科 技需要用不同的格局、体例、章法 和形式完成论文表述。 三、撰写初稿 1 正文基本要求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部分,可按其 内容及长短分为若干章、节、条进行叙述。 一般说,内容段层次不宜过多,避免混淆 不清。小标题应符合其相应的内容,并且 简捷、醒目、明确。 三、撰写初稿 基本要求 ● ● ● ● ● 内容要求观点正确,不存在泄密问题 内容少而精,避免重复烦琐 深浅程度要适合既定的读者对象 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选材要先进实用 叙述条理清楚,有较好的逻辑性,表达形式 与内容相结合 ● 无论论文长短,体系大小,都要靠逻辑来组 合,合乎思维规律,顺理成章 三、撰写初稿 内容段的基本要求 明晰、准确、完备、简捷 ● 文字鲜明准确,无第二种解释 ● 论述精练,不用概念模糊的词语 ● 已知的数学推导公式不写,数学公式全部过 程推导式也不必写,只写必要的推导式 ● 严谨周密,重点突出,朴实易懂 三、撰写初稿 2 《石油地质与开发》 发表的科技论文基本类型 一是综合评价研究类。包括资源评价、 区域地质综合评价。储层分布特征,不同开发 阶段的开发特点评价,不同开发阶段不同开采 方式方案实施技术等。 二是理论探讨及应用类。包括油气生 成、运移、储集机制和规律的研究,油、气、 水渗流理论和渗流特征的研究,不同开发阶段 油、气、水运移规律与开发效果的基础理论研究 等。 三、撰写初稿 三是工艺技术研究类。包括采油工艺 技术研究及应用,矿场作业施工技术和设备研 究及应用,地球物理勘探仪器设备研制和改进 技术及应用等。 四是实验研究类。包括油田地质、油 田开发的室内实验及其应用,室内实验和矿场 试验相结合的研究,三次采油室内、矿场 试验研究等。 三、撰写初稿 五是方法(理论)应用研究类。包括 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新理论、新概 念解决油气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等具体问题的 研究,也包括室内分析化验方法的改进, 矿场监测技术的改进,综合评价技术的改进 和完善等。 六是开创性专项研究。此类是指在勘探、 开发等领域里有重大突破性的单项研究。 三、撰写初稿 不同文体类型的典型论文 类型 综合评价 论文名称 用TTT量评价生油岩 层状油气田开发中气顶处理原则和方法 研究类 松辽盆地北部天然气运移方式及其展布规律 理论探讨及 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的研究 应用类 聚合物溶液定常渗流 工艺技术 深井电泵采油的选井、选泵及泵效分析 硅酸盐化学堵水工艺 研究类 注水开发砂岩油田参数计算方法 三、撰写初稿 实验研究 成 果 类 高炉水淬矿渣在泥浆中的应用(室内、矿场) 双注速凝高温度堵剂的研究(室内、矿场) 方法(理论) 测井勘探煤成气 物理化学渗流方程 研究类 求解两维两相流动压力方程的边界元方法 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水驱油实验研究(室内) 开创性专项 松辽盆地白恶纪的介形化石及其意义 研究类 松辽盆地大型叶状三角洲沉积模式 三、撰写初稿 3 不同类型正文写作的结构及特点 举例分析,仅供参考 综合评价研究类 以“用TTT量评价生油岩”一文为例 《石油地质与开发》第1卷第1期(详看 “科技论文正文写作过程及要求”第12、13页) 三、撰写初稿 4 1 正文论证必须掌握证明的逻辑规则 论题必须明确 明确地提出问题,是科技论文的首要的事 情。如果论题不确定,就不可能证明它。尤其 要注意一篇科技论文的主命题确定后,正文中 每部分的小标题的确定,必须与主命题相呼应, 与主命题紧密相关,不能确立与主命题不相干 或者相关不紧密的小标题。把与主命题无关或 相关不密切的小命题进行展开论证与证明。 三、撰写初稿 2 论据必须是真实的 论据是论证的根基。如果根基不固定或发生 ,那么论证便无法进行,论题也得不到证明。 所以引来作为论据的判断,应当是真实的、无可 怀疑的。 三、撰写初稿 3 不准许循环论证 如果用某些论据来证明一个论题,而那些 论据的真实性又是要根据这个论题来证明的, 那就等于用某个命题的自身来论明这个命题, 这是逻辑论证所不允许的。因此,用以证明论 题的论据,应当是真实性不依赖论题本身即可 证明的那种判断。例如:“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 于二直角”这一是用平行来证明的,如 果在论证的过程中再用这个去证明平行 ,就是一种循环论证。 三、撰写初稿 4 论证要合乎逻辑 论据和论题存在着必然性的联系,通过论证 才能使人们知道论题为什么是正确的。如果论据 与论题没有联系,就推不出论题;如果论据和论 题只有或然的联系,论题只是从论据中推出的一 个可能性的结果,则这种证明也是不可靠的。 三、撰写初稿 5 论证要有充分的依据 例1 翔实资料作为依据 “用TTT量评价生油岩”论文中,在论证“不同 类型干酪根在不同演化阶段上的裂解烃产率”这一节 中,绘制了“中国陆相干酪根元素比值图”、“中国陆 相含油盆地干酪根细分表”、“干酪根模拟裂解生烃 实际样品原始数据表”、“四种干酪根类型生烃模式图 ”、“不同类型干酪根裂解烃产率曲线”、“不同类型干 酪根裂解烃产率数据表”。引用上述翔实的资料和实 际统计规律作为依据,论证了“用三T法计算生油量时, 要分别采用不同干酪根在不同演化阶段上的裂解 产率值”的观点。 三、撰写初稿 例2 严密、充分确切的理由作为论据。 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有人引用下面这些论据: (1)当船自远方驶来时,从地平线上望去, 总是先看到桅顶,然后看到船身;(2)当观 察者的上升时,视野就随着扩大起来; (3)当太阳落下时,最初太阳光能照到高大 建筑物的顶端,其后能照到山顶,再后就只能 照到高空的云彩了;(4)人们可以环绕世界 旅行一周。 三、撰写初稿 所有这些论据都是真的,但从这些论据中无 法得出“地球是球形的”这个结论。假如地球是环 状的,不是也可能具有同样的情况吗﹖所以引 用这些论据不是严密、充分、确切的,不能充分 论证“地球是球形的”论题。 严密、充分、确切的论据应当是下列理由: (1)在地球任何地方,地平线都是圆周形,并 且地平线的远近到处都是一样的;(2)月蚀时 落在月球上的地球的影子,轮廓始终是圆形的。 只有球形的物体,才能在任何情况下投射圆形的 影子。 三、撰写初稿 顾炎武先生曾经说过:“孤证不立”。虽然 他的这一句话原来是指“考据”而言的,但对于 一切论证也是适用的。因为根据单独的,或者 少数的事实来证明论题,其力是不强的; 而且容易造成“仓猝概括”的错误。上述两个例 子说明,严格证明必须有充分的。 6 证明逻辑规则的解析 1) “ⅹⅹⅹ油田合理注水压力”一文,证明 过程有证明逻辑规则的错误。 三、撰写初稿 ——命题不够准确 该论文的摘要中重点“提出了油田合理注水 压力界限的确定方法”,而论证内容的两个部分 没有说明清楚这种“确定方法”的实际内容。在 论文第一部分“ⅹⅹⅹ油田水驱特征”一题的论 证中,写的是“注水压力或注入速度与微驱油效 率的关系”,没有给出确定合理注水压力的确定 范围值。引用图2不能证明“注水压力或注入速度 与微观驱油效率的关系”的命题。 三、撰写初稿 三、撰写初稿 因此,论文中“1ⅹⅹⅹ油田水驱特征”、“ 1.1两相渗流特征”、“1.2注水压力或注入 速度与微观驱油效率的关系”3个命题均与该文 的论题“ⅹⅹⅹ油田合理注水压力”联系不够紧 密,不能用其论证的内容充分地证明论文的论 题,犯了命题不够明确的错误。 三、撰写初稿 ——论据不真实 论文的引言部分明确指出“ⅹⅹⅹ油田是 低渗透裂缝油田”。在该论文论证ⅹⅹⅹ油田 水驱特征时,引用“图1ⅹⅹⅹ油田相对 渗透率曲线ⅹⅹⅹ油田模拟样品实验 数据”作为论据证明两相渗流特征。 三、撰写初稿 三、撰写初稿 由引用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态特征 和实验数据来看,它是典型的低渗透率岩芯 作出的实验结果,不是有裂缝岩芯的实验结 果,因此不能代表裂缝油藏的水驱特征。由 于论据的不真实性,这一节的全部论述证明 都是不合理的。 三、撰写初稿 ——论据和论题不是必然性的联系 该文中“ 1.2 注水压力或注入速度与微观驱油效率 的关系”,引用的论据是“图2ⅹⅹⅹ区注水压力与相 对吸水厚度的关系”来证明,用相对吸水厚度与注水 压力关系,间接证明注水压力(或注入速度)与微观 驱油效率的关系。但是,相对吸水厚度与微观驱油效 率又没有必然的关系,假如有其必然的联系, 论文中也没有直接给出来。 因此,引用的论据和论题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也 推不出注水压力与微观驱油效率的直接和必然关系。 它们相互之间是一种或然性的联系,只是从论据中推 出的一种可能性的结果,这种证明是不可靠的。 三、撰写初稿 ——论据不够充分 该论文中引用的:“图3ⅹⅹⅹ井注水 曲线”,本来常有益的,但是从曲线 的形态看,完全可以论证合理的注水压力,但 从Pt=21.7Mpa、Pt=20.7Mpa、Pt=18.4Mpa的三 条曲线来看,原始资料点少,不足以充分 证明其相互关系,论据显得不够充分。 三、撰写初稿 三、撰写初稿 ——对能够证明论题的依据不继续探索— 证明逻辑的残缺 该文中“图2ⅹⅹⅹ区注水压力与相对吸 水厚度的关系”,已经提供了确定合理注水压 力的依据。只是用此图展示的曲线形态说明 “裂缝性低渗透油田存在一个合理的水驱速度 或压力界限”,而可以用其特征推测出合理注 入压力值(或范围)的工作没有去求得,属于 论据证明论题的逻辑残缺。 三、撰写初稿 5 段落 科技论文的段落,是论文的基本单位。 段落是一个完整意思的间歇。也叫自然段。 段落的特点 1a、 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 例如:“测井电缆伸长的研究” ● 松散伸长 新电缆保留有“剩余应力”,初次受力后,这种“剩余应 力”要逐步,使电缆旋转。电缆的旋转导致钢丝松 散,捻角略有减小,节距增大。由这种因素增加的长度 叫做松散伸长。 三、撰写初稿 b、段落的层次顺序性 论文的层次性,集中表现在段落安排与 衔接的层次性。 例如“测井勘探煤成气”一文“识别气层与煤 层”这一节中,是用原始测井7个参数分别给予 论证,每个参数的论叙,不能合成一个段落来 表达,应当把每个参数作为一个“小段”来处理。 该篇论文在这一节中段落划分及安排顺序既合 理又有层次性。 三、撰写初稿 C、段落衔接应遵守逻辑规则 科技论文中段落之间的衔接必须遵守逻辑 关系,以论文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实现论 文各段内容能够融为一体的严密性。 井眼补偿声波 测井气层纵波 时差? tg ? tg计算公式 ? tg〉? tw、 ? to为气层 该参数的目的 提出参数 参数表达形式 三、撰写初稿 2 段落长短 段落长短由其表达的内容所决定。不论长 或短,都应保持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 由 单独的一个句子构成一个段,是少见的。通常 一个段是由几个句子组成。由两三句组成一个 段出现的频率不高。例如: 根据套管损坏的3种类型,结合井下技术状况, 对套损井采用以下5种方法进行修复和报废。 科技论文中段落由100~150个字组成的, 比较常见。 三、撰写初稿 6 1 结论 结论写作的必要性 根据“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 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 科技论文中的“结论”是其基本内容的组成 部分。 三、撰写初稿 a、论文的写作目的就应展示其结论 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文字体现。 科技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总结推广科研, 阐述科学技术理论,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学 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显然,从科技论文的写作 目的上看,任何一篇有发表价值的论文,都应 当向读者展示其明确的结论,让读者获得明晰 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新信息。 三、撰写初稿 b、结论是论文的精髓和归宿 人们决定是否阅读某篇论文时,往往先看 标题和结论。 ● 结论对全篇论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全 篇论文的归纳和总结。 ● 结论是科学技术报告最终和总体的论点。 ● 结论是整个课题研究结果的总判断、总评 价,是研究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归 宿。 三、撰写初稿 c、结论是论文的基本构成成分 科技论文是一种论说性的科技写作文体。 而论说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引言)、本论 (论证)、和结论三个部分。因此任何一篇结 构完整的论文,都要在引论中(引言)中提出 问题,在本论论证中分析论证问题,在结论中 解决问题,从而结束全文 。 三、撰写初稿 4 结论的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鲜明具体 结论的语句只能一种解释,一句话只能明 确表达一个认识或概念,一条规律或结论,清 晰明确,不可摸棱两可、含糊其词。结论要有 力,要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恰如其 分,不缩小,不夸大,鲜明具体。结论中的肯定 与 否定必须明确,不许用“大概”、“或者“、“ 可能是”、“或许”这一类词,以免使人产生似是 而非的感觉,从而失去了论文的真实价值。在 论据不足时,不可轻率否定或别人的结果。 三、撰写初稿 例如:〈〈石油地质与开发〉〉第2卷 第1期发表叶德泉同志的“松辽盆地白垩纪的介形 类化石及其意义”一文,约7000余字的论文,结 论为: 1) 松辽盆地白垩系剖面完整,各门类古生 物都很发育,特别是介形类化石,数量丰富,分 布广泛,保存完好,在区域地层和油层划分对比 中的规律性是很清楚的。 2)从介形类化石的生态面貌来看,松辽盆地 白垩系的介形类化石反映了陆相沉积的特征。 三、撰写初稿 5 结论中的“” 在科技论文中,若有也需写上,可单 独辟个小标题,但多数是写在结论中。同样,要 求的文字鲜明、精确,不能有第二种或含糊 的解释。可以写研究中提出的新问题或修订 ,可以进一步研究或推广的工作,可以留待 后人解决的问题等。也有少量科技论文以“讨论” 作为全文的结束部分。但应注意“分析=讨论=结 论”是科技论文写作的误区之一。 三、撰写初稿 6 结论写作的有关问题 ● 结果不等于结论 ● 结论内容较多时应有主次之分。 ● 应用实例不能代替结论 四、修改定稿 修改为定稿、定稿必须修改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 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 去,毫不可惜”。这个原则,也适用于 科技论文。 四、修改定稿 1 ● ● ● ● ● ● ● 科技论文修改的主要内容 篇幅的修改 结构的修改 内容的修改 标题的修改 节条标题的修改 段句和词的修改 错别字的纠正 社会实践 选取课题 收集利用资料(包括研究) 拟定提纲 拟定的如何 执笔成文 反馈 反馈 撰写的如何 定稿 科技论文写作运用反馈示意图 四、修改定稿 ● 句子的字或词应是的语言习惯,不是 土语、口语、行话或俗语。 下面的例子,应该使用括号中的词语: ——持续保持(保持) ——有效的利益(利益) ——着手进行分解(分解) ——对……进行调查(调查) ——获得……的(提净) ——这件工作完成以后(然后) ——这件事实,便是一个例子(比如) 四、修改定稿 ● 不能加过多的形容词 科技论文中不允许出现“绝对的”、“致命 的”、“关键的”这类形容词。 有些形容词是不能进行程度比较的,也不能给 予量化级别的判断,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用 比较词时应该慎重,例如:偏高、偏低、更多 、更少等。杜绝使用“可能”、“也许”、“假若 等词句。不能使用华丽的或带有感情的词句。 四、修改定稿 ●修改句段时,特别注意将那些陈词滥调、空话 套话毫不留情的删去。 例如:“在大小上是相等的”应改为“大小相等 “在相同极性之间相互”应改为“同性” 不许简称。例如:“国标”、“企标”应改为 国家标准”、“企业标准”。 ●用词不精炼——罗嗦 例如:“三小时的时间”、“最后的结果”、“情 常常是”、“无与伦比的”、“富有独创的”、“ 明显的方法”、“非常有效的控制措施”。 四、修改定稿 2 修改的方法 作者自己修改或请人修改 ● 请项目(课题)研究组的同事阅看修改 ● 请专家(总工程师)或同行的同事修改 ● 请不同研究学科(或不同研究课题)的朋 友阅看,可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缺欠或错 误。

  

关键词:科技文写作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