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为何降价的药品会立刻从市场上消失?

※发布时间:2017-10-25 18:29:5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按理说,不管是旅游景点,还是药品柜台前,价格降低后都应该出现人数上升的景象。然则何以红色旅游景点从门票价格降低至于零却反而门可罗雀,而药品则干脆在市场上玩“”,让人们望药兴叹?

  语云:“洞明皆学问。”又云,“如棋局局新。”即此可见通晓之难。前者表之高深莫测,后者言其变化之速。庞杂难辨而又加上变化,自然不容易了然。也因为如此,在芜杂的现实中,各种现象之间,貌合神离以及貌离神合者甚多。倘若不仔细辨认,往往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说“谬以千里”似乎有些夸大其词,但“甩开几条马”是并不鲜见的。

  譬如说,2010年8月27日发布的一条消息披露了一件 “怪事”: 红色旅游“收费热闹免费冷清”的尴尬局面。消息说,浙江省长兴县的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有着“江南小延安”之称,平时节假日来参观的人特别多,基本上一天要接待20多个旅游团,以至于“解说员常常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从去年7月开始,浙江省作出,全省76处文物类景点免收门票,“江南小延安”位列其中。不料由此形势急转之下:“按省文物局统一免收门票后,除了单位组织的党团活动,来的旅行团少了很多。”原因很简单,因为旅行社取消了“红色景点”的旅游线。报道称,全国的许多“红色景点”都出现了类似的尴尬。

  几乎是在同时,不少在关注着另一件类似的事件。事情是这样的:作为一款治疗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的经典老药,红霉素价格便宜而又疗效明显。但最近一段时间里,、辽宁、山东、上海等地纷纷出现了红霉素一剂难求的现象,注射用红霉素在许多知名医院、药房和卫生医疗服务站都难觅其“芳踪”。其实,这样的事情,已经算不得是新闻了。只要不是“两耳不闻窗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阔之人,对这样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了。这些年来,国家发改委几乎年年都要来一次整治药价的“降价运动”——限定目录内基本药物的最高零售价。然而并不那么有趣的现实是,凡被降价的药品,不久就会在市场上“不见踪影”,你有钱也“买不到”!降价―消失―改头换面以新药品出现―再降价―再消失,就这样不断往复循环不已。此种现象,人们以“降价死”命名之。这样看,红色旅游景点的“免费冷清”现象也是一种“降价死”。因为免费之后,旅行社不再提供这样的旅游线,而游客在市场上找不到这样旅游产品了。

  上述两例,无论是红色旅游景点从收费到免费,还是基本药品的价格实施最高零售价格的限定,其价格的运动轨迹,都是从高处调整至低处,是一种降价行为。需求定律说,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按理说,不管是旅游景点,还是药品柜台前,都应该出现人数上升的景象。然则何以红色旅游景点从门票价格降低至于零却反而门可罗雀,而药品则干脆在市场上玩“”,让人们望药兴叹?

  不难明白,上述的降价行为,不是市场“看不见的手”引导的结果,而是部门有形之手强制的后果。在经济学上,这是一种典型的“价格管制”行为。从这两例来看,具体地说,是管制了物品的价格上限,并且管制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价低于市,需求者众,就会出现所谓的“短缺”,于是乎排队,之类的非价格竞争手段被采用。

  譬如说同样是“价格管制”典型的经济适用房,“排队,”之类的现象一直层出不穷。一样的价格管制,何以在红色旅游景点,以及药品市场上却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却以一种“在市场上消失”的决绝姿态呈现于现实中?这里的关键和枢纽,以愚观之,在于生产者的产品与最终的消费者,不是直接“面对面”的。在这两者中间,还存在着另一个层面:那就是景点与游客之间的旅行社,以及药厂与病人之间的医院。

  是的,小区附近的公园,免费之后入园人数明显增多,双休日常满为患。因为人们可以直接到公园来游玩,不需要旅行社的服务。但是外出旅游不一样,除了少数热爱自助游的驴友之外,绝大多数的人们,是通过旅行社来实现的,省心省力省钱。“术业有专攻”,这是社会通过专业分工来降低交易费用的选择。于是,一个游客到景点游玩的整个过程中,其实存在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景点与旅行社之间合约安排,第二个是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合约安排。而从供求关系看,也就有两组不同的需求。一组是旅行社对景点的需求,景点是供应方,旅行社是需求方;另一组是游客对旅行社的需求,旅行社是供给方,游客是需求方。显而易见,前一组的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到后一组的供求变动。是“公开的秘密”:旅行社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景点门票的提成。当“红色旅游”景点从收费变为免费,门票价格下降至零之后,旅行社的这部分收入也就“随风而去”了。这意味着,对旅行社而言,同一条旅游线,相比景点收费时,免费后比的收益减少了。收益减少,从另一面说就是成本或者代价上升了。代价上升,需求量必然下降。其结果就是旅行社将该景点从旅游线中剔除。而通过旅行社游玩的游客也就无从在市场上找到这种旅游产品了。因此,红色旅游“免费冷清”的结局,是势所必至的。

  药品的“降价死”现象,其内在的经济逻辑也是如此。不同于一般的物品,药品事关人命,除了一小部分所谓的OTC(非处方药)药品之外,人们大抵只能通过医生的处方,在医院的药房里买到药品。这样,药厂与医院形成一组供求关系,而医院与病人又形成另一组供求关系。在当下“以药养医”的体制下,药品越高,越受医院欢迎。按照,医院在药品采购价的基础上可以加价15%卖给患者。显然,倘若医院采购100元的药,可赚15元,如果采购10元的药,却只能赚1.5元。何去何从,一目了然。而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大处方高价药于公于私都有利。于公,可以为医院多创造效益,于私可以争取更多的回扣空间。譬如说,一个采购价为10元的药,其出厂价可能是3元,就算经销商一分钱不赚,给医生开单提成的空间最多只有7元。而价格为100元的药,其出厂价即便高达70元,依然有30元的空间来作公关。倘若你是医生,你如何选择?在 “看病贵看病难”的现实面前,甚至妖医院和医生当然容易,但于事无补也不会改变什么。这是他们在现有的局限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因为开廉价药对医院和医生来说,成本或者代价高。而昂贵的药品则反之。于是需求定律逼着医院和医生将廉价药出了市场。不过,面对部门一波波强制实施的“降价通知”,药厂也不是省油的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同一个药,换了包装,改了名字,重新打进医院来。当然,这个时候的价格,早已是“今非昔比”了。

  值一提的是,由此引申出来的有关“价格管制”的话题是不无有趣的。众多周知,价格管制会导致价格以外的竞争手段被采用,常见的现象是排长队,开后门,以及掌握资源分配之人利用上下其手。但从上述的例子来看,其效应并不限于此,还包括直接将产品出场的“降价死”,以及改头换面避开管制的迂回之术。这里的关键,是何种效应和手段的出现与采用,显然与局限条件的不同或者说不同交易费用的存在密切相关。

  景点免费,显然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游玩;药品降价,显然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虽然主事者的心意可感,但现实却令人尴尬。因为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了想要帮助的人。任何事情,光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从善良出发,抵达的却是不幸?为什么播下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内中的根源,不可不察也。

  作者简介:华说,本名郁忠华,经济学硕士,主任记者。长期关注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曾在《经济问题探索》、《经济问题》、《学刊》、《经济学消息报》等多家经济学核心刊物发表过经济学论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