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第十二届武则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

※发布时间:2019-12-8 6:29:3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脖子上有痣代表什么中华传统文化儒佛道三大体系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范式,追求“中和之美”,佛家“空灵之美”,践行“自然之美”。武则天生当大唐盛世,深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但在文化上

  中和之美是处于优美与壮美两极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其意蕴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杂多或对立的审美因素和谐统一,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中和之美属于与“崇高”相对应的审美范畴。突出了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及各种形式美因素的协调统一,给人以愉悦、轻松的审美快感。追求“中和之美”。阳刚与阴柔相结合的“中和之美”,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育焉。”朱熹《章句集注》注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情感抒发是人的本性的正常流露,但又必须“中节”,受到一定,符合规范。这就是说,中和之情不能过分剧烈,不能愤激狂放。“中和之美”的艺术理论在大唐文明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唐太李世民时期奠定了大唐文学艺术的“中和之美”理论基础。杜佑在《通典·乐》中说:“大唐太文留心雅正,励精文教。贞观之初,合考隋氏所传南北之乐,梁、陈尽吴、楚之声,周、齐皆胡虏之音。乃命太常卿祖孝孙正宫调,起居郎吕才习音韵,协律郎张文收考律吕,平其散滥,为之折衷。”“周享神诸乐,多以‘夏’为名,宋以“永’为名,梁以‘雅’为名,后周亦以‘夏’为名,隋氏因之。今国家以‘和’为名。”“祖孝孙始为旋宫之法,造十二和乐,合四十八曲,八十四调。至开元中,又造三和乐,共十五和乐,其曰《元和》《顺和》《永和》《肃和》《雍和》《寿和》《太和》《舒和》《休和》《昭和》《祴和》《正和》《承和》《丰和》《宣和》。”唐太李世民时期奠定了大唐文学艺术的“中和之美”理论基础。《通典·乐》:“至武德九年正月,始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正雅乐,至贞观二年六月乐成,奏之。”“初,孝孙以梁、陈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而作大唐雅乐。以十二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宫。按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故制十二和之乐,合三十二曲,八十有四调。“凡祭奏《元和》之乐,地祇奏《顺和》,庙奏《永和》,天地、庙登歌俱奏《肃和》,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食举及饮酒奏《休和》,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元日、冬至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祭飨酌酒、读祝文及饮福酒、受胙奏寿和,五郊迎气各以月律而奏其音。”包括武则天在内的唐代帝王大都文学艺术四中和之美。乾元元年三月,唐肃以太常旧钟磬,自隋以来,所传五声,或有差错,谓太常少卿于休烈曰:“古者作乐,以应天地之和,以合之序。和则人不夭札,物不疵疠。”正是由于最高者的,大唐文明约“中和之美”大放异彩。

  唐代武则天时代的文学家陈子昂和书法家孙过庭,都以“中和之美”作为文学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陈子昂和孙过庭站在诗与书历史的交点同论“风骨”,同声相契,莫逆于心;诗之“吟咏情性”,书之“达其情形”,皆是抒情写意的艺术;诗与书皆有意境之美,造化自然,心契神冥,情景相融,不可言说。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在文学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方面,陈子昂的“风骨”理论,将“骨气”与“音情”相结合,反对齐、梁以来华而不实的宫体诗,为唐诗发展找到了一条追求“中和之美”的康庄大道,从而使陈子昂成为唐诗发展的旗手,得到唐人普遍赞誉。杜甫说:“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初授拾遗》曰:“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荐士》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萧颖士说:“近日陈拾遗子昂文体最正。”梁肃《补阙前集序》曰:“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卢藏用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中称陈子昂“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是继“初唐四杰”后反对齐梁及唐初绮艳柔靡之宫廷诗风的旗手。宋代学者也高度肯定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陈子昂文学理论奠定了大唐文坛“中和之美”的基础。陈子昂不仅与书法家孙过庭有相同的的艺术主张,而且二人关系密切。孙过庭高举王羲之的大旗,主张“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鼓吹书法发展。他在《书谱》用“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八个字,更是简要浓缩地反映出中和之美的实质,他强调:“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指的就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要保持的平和,不急不躁,情绪静稳。《书谱》完成于垂拱三年(公元687年),证明在武则天执政时期,文学艺术界追求“中和之美”已成为时代潮流,由于孙、陈二人意趣相同,陈子昂的《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祭孙录事文》,是现存当时人写的有关孙过庭生平的文献。盛唐时期的文多同时涉足多个艺术领域,表现在诗人和书法家身上,就是诗人兼善书法,书法家兼善作诗,诗人们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交游往来,题诗酬赠。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说:“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因此,陈子昂与孙过庭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文学艺术审美的时代潮流。

  武则天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女、女家,而且还是一位才华卓越的文学家、诗人。《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说武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武则天不仅仅有着精湛的文学与文化,而且重视文学发展与文化建设,“太后尝召文学之士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令撰《玄览》及《古今内范》各百卷,《青宫纪要》《少阳政范》各三十卷,《维城典训》《凤楼新诫》《孝子列女传》各二十卷,《内轨要略》《乐书要录》各十卷,《百僚新诫》《兆人本业》各五卷,《臣范》两卷,《垂拱格》四卷,并文集一百二十卷,藏于秘阁。”由于武则天本人热爱文化,吟诗作赋,据《书·艺文志》记载:武则天生前创作有文学作品集《垂拱集》100卷、《金轮集》6卷,欧阳修.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可惜这些文学作品大多遗失没有留传下来。但《全唐诗》却收录有她创作的诗歌47首,《全唐文》亦收录有她的部分文章。据学者研究,现存女皇诗歌共有59首,大部分已收录于《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中,一部分散见于民间(主要是河南登封和偃师)碑刻和摩崖石刻上,个别的则存于地方志书中。女皇的现59首诗歌,多为五言古诗,兼有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八言诗,可谓体裁多样。以内容而言,她的诗歌分成三部分:一是“颂”诗,二是山水诗,三是爱情诗。仅《全唐诗》收录的武则天47首诗歌中,以服务为目的的颂诗多达40首,多为祭神告庙的歌词,大约占其现存诗作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中体现了武则天诗歌创作的“中和之美”。在颂诗《拜洛乐章》中,篇篇突出“和”的主题:昭和、致和、咸和、仁和、九和、咸和、敬和、齐和、归和等等,用华丽整齐、铿锵凝练的诗句,张扬天地之和谐,自然万象之和谐,国家社会之和谐,上下官民之和谐,边境安定之和谐。和谐意识之强,言辞之切,曲调之高,历代罕见。而与和谐相辅助的是其民本思想。可以说,民本思想是武则天的基本方略。其余诗篇有写男女相思之情的,有褒臣下的,有游宴山水名胜的,有咏物述怀的等等,其中不乏佳作。

  现存武则天诗歌的主体——“颂”诗,由“唐享昊天乐”、“唐明堂乐章”、“唐大飨拜洛乐章”、“唐武氏享先庙乐章”四个颂乐组成,其内容多为祭神告庙的歌词,以宣传为目的,约作于其御极称帝前后。例如在其称帝之前,垂拱四年(688)所作的《唐大享拜洛乐章》,以及后来所作的《唐享昊天乐》以及《唐明堂乐章》等。这些诗歌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了“中和”思想对武则天思想和文学艺术创作思的影响,体现了武则天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和诗歌创作实践,是研究武则天文艺思想的难得资料,是全面评价武则天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依据。

  第一,以至诚,昭告,祈求天帝护佑,达到天人之和谐。武则天所作颂诗中,“唐享昊天乐”共计十二首,以至诚的心态,开阔的视野,优美的诗句,悦耳的音乐,丰盛的祭品,庄重的礼仪,纯美的德仁,祈求天人和谐,国泰民安。《书》卷十三《志·礼乐三》:“古者祭天于圆丘,在国之南,祭地于泽中之方丘,在国之北,所以顺,因高下,而事天地以其类也。其方位既别,而其燎坛、瘗坎、乐舞变数亦皆不同,而后世有合祭之文。则天天册元年,其享南郊,始合祭天地。”首先,以仁德与天地沟通。自西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对武则天仍然有深刻的影响,《唐享昊天乐·第一》:“德迈娥台敞,仁高似幄披。”这里的“德迈”与“仁高”,就是最高者借“昊天”之力占领制高点。只有这样,才能日、月,阴、阳和谐。即“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其次,以至诚向天地致敬。《唐享昊天乐·第二》:“瞻紫极,望玄穹。”虽然天地遥远,但只有“翘至恳,罄深衷”,才能达到“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的目的。《唐享昊天乐·第三》:“乾仪混成冲邃,下济高明。”要得到的护佑,必须通过“圜坛”祭天,以“虔情”、“衷恳”向报告,即“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殿虔情。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唐享昊天乐·第四》:“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做了后的武则天,并未放松对的忠诚,“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微诚讵幽感,景命忽昭融。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通过山、水昭告天地,表达“微诚”,祈求护佑。《唐享昊天乐·第五》:“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筵辉丽璧,乐畅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这首颂歌描写了“圜坛”祭天时天气、音乐和宝币、玉壁等祭品,以此来“表”,达到“畅和音”的目的。《唐享昊天乐·第六》:“,穆穆下临。礼崇备物,乐奏锵金。兰羞委荐,桂醑盈斟。”这首颂歌描写了祭天时的金石音乐与“兰羞”、“桂醑”等美酒佳肴。以此来表达“敢希明德,幸罄庄心”的心情。《唐享昊天乐·第七》:通过“尊浮九酝,礼备三周”的仪式,达到“陈诚菲奠,契福神猷”的目的。《唐享昊天乐·第八》:“奠璧郊坛昭大礼,锵金拊石表虔诚。”用祭天大礼和金石音乐来表达对天帝的“虔诚”。《唐享昊天乐·第九》:“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这首颂歌表达了在“顾托”、“临抚”之下,边疆安宁、内政清平,因而武则天格外自信。《唐享昊天乐·第十》:“肃肃祀典,邕邕礼秩。三献已周,九成斯毕。”典礼庄严,礼仪隆重,极诚,“爰撤其俎,载迁其实。或升或降,惟诚惟质。”《唐享昊天乐·第十一》:“礼终肆类,乐阕九成。仰惟明德,敢荐非馨。”在典雅的音乐中结束祭礼,希望能够降福“顾惭菲奠,久驰云輧。瞻荷灵泽,悚恋兼盈。”《唐享昊天乐·第十二》:“式乾,辟天扉。回日驭,动云衣。”仿佛与相通,踏宫之,“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驾,仰恩徽。”进入天宫,受到的眷顾,享受天人合的。十二首《享昊天乐》,虽然内容单调,毫无生活气息,但祈求天人和谐的祭天的文化价值却是无可替代的,对“圜坛”祭天仪式、祭祀典礼、祭品、音乐等方面的描写也是极切的,尤其是愿以德仁、“虔诚”,祈求天人合一的心历程值得重视。1982年在河南嵩山发现的“武则天金简”:“大周国主武照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就是武则天祭天的实据。

  第二,以之仪,祭拜洛水,祈求洛神护佑,达到和谐。河、洛为天下之中,是华夏文明的源点地带。《易·系辞上》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则之。”赋予了洛水神秘的面纱,西周以后的帝王文士都把这条河流当作神圣的象征。武则天为了称帝定都洛阳,洛水又有了“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拜洛受图、君临天下的特殊时期的功能。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8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请人在一块白玉上凿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字样,然后让他人献给武后,说是在洛水中获取的,武后就称该石为“宝图”,还特别下诏要拜洛受图以告之天地,并命人在宝图所出的地方建造拜洛坛,拜洛坛的具体大概设在神都洛阳东城以东的景行坊内。武后自己加尊为“圣母神皇”,作神皇三玺,天下,后来又把宝图改名为天授圣图,把洛水命名为永昌洛水,封洛神为显圣侯。等到688年12月,武后在和皇太子的陪同下,在洛水边举行拜洛受图仪式,武则天还特意创作了《大享拜洛乐章》歌词,从“昭和”到“归和”共有十三章之多,描写了祭祀洛水的神圣典礼。《全唐诗》卷十二《武后大享拜洛乐章》:“《唐书·乐志》曰:则天皇后永昌元年,大享拜洛乐:设礼用《昭和》,次《致和》,次《咸和》,乘舆初行用《九和》,次拜洛、受图用《显和》,登歌用《昭和》,迎俎用《敬和》,酌献用《钦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齐和》,武舞用《德和》,撤俎用《禋和》,辞神用《通和》,送神用《归和》。按《乐志》又有《归和》一章,亦送神词也。”《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九玄眷命,三圣基隆。奉承先旨,明台毕功。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业,式播淳风。”追溯历史,说明洛河是天人合一的圣地,祭祀河神,永保帝业昌隆。《致和》:“神功不测兮运,包藏万宇兮孕八荒。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说明洛水广大,愿保爷帝业昌盛。《咸和》:“坎泽祠容备举,坤坛祭典爰申。灵眷遥行秘躅,嘉贶荐委殊珍。肃礼恭禋载展,翘襟邈志逾殷。”描写了祭典场面的肃穆社庄严。《九和》:“祗荷坤德,钦若乾灵。惭惕罔置,兴居匪宁。恭崇礼则,肃奉仪形。惟凭展敬,敢荐非馨。”将地之“坤德”与天之“乾灵”结合在洛水之上,恭崇典礼。《拜洛》:“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以虔敬祭拜洛水,希望能化俗弘道。《昭和》:“舒云致养,合大资生。德以恒固,功由永贞。升歌荐序,垂币翘诚。虹开玉照,凤引金声。”在轻歌慢舞中进行祭视祀典礼。《齐和》:“沈潜演贶分三极,广大凝祯总万方。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鏚武威扬。”整齐四万方,昭告天地,宣武播文。《德和》:“夕惕同龙契,晨兢当凤扆。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绝壤飞冠盖,遐区丽山水。幸承三圣馀,忻属千年始。”继承西周文、武、周公之道,崇尚中和之美,确保大周千年永固。《禋和》:“百礼崇容,千官肃事。灵降无兆,神凝有粹。奠享咸周,威仪毕备。奏夏登列,歌雍彻肆。”文武百官,参加祭典,礼仪庄重,场面宏大。《通和》:“皇皇灵眷,穆穆神心。暂动凝质,还归积阴。功玄枢纽,理寂高深。衔恩佩德,耸志翘襟。”洛水之灵,护佑大周,不忘,真诚祭奠。最后的两首《归和》,也希望洛神能“永宁中宇兮安下都”,“腾绛霄兮垂景祐”,确保大周朝国泰民安。

  第三,建明堂之宫,以象北辰,法紫微以居中,祈求国家社会之和谐。明堂”天人和谐的建筑,“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明堂为周公在洛邑始建,明堂的主要意义在于借神权以布政,君权神授。武则天继承高遗愿,同时也视明堂为自己得的标志和王朝国运的象征,因此对造明堂之事极为重视。《旧唐书·武后本纪》记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法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为圆盖,以木为瓦,夹纻漆之,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栭、栌、橕,借以为本。下施铁渠,为辟雍之像,号曰万象神宫”。明堂是武周时期的宫城正殿,按礼制明堂应建在郭城之南三里之外,七里之内。武则天标新立异,作主将明堂建在了宫城中心,追求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上为严配之所,下为布政之居。明堂建成后武皇于此宴赐君臣,赦天下,纵民入观。亲自作了《唐明堂乐章》十一首,宣传人文之盛,国泰民安。《外办将出》:“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宏大的明堂,以祀神为主。《行》:“仰膺历数,俯顺讴歌。远安迩肃,俗阜时和。化光玉镜,讼息金科。方兴典礼,永戢干戈。”君临天下,仰受,以域内安定,“俗阜时和”为目标。《皇嗣出入升降》:“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谦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谦恭立身,才能大孝通神。《迎送王公》:“千官肃事,万国朝。载延百辟,爰集三宫。君臣德合,鱼水斯同。睿图方水,周历长隆。”君臣和谐,才能万国朝,享国日久。《登歌》:“礼崇祀,志表严禋。笙镛合奏,文物惟新。敬遵茂典,敢择良辰。絜诚斯著,奠谒方申。”祀神场面隆重,心情虔诚。《配饗》:“笙镛间玉宇,文物昭清辉。晬影临芳奠,休光下太微。孝思期有感,明絜庶无违。”祭神的文物新美,期昐。《宫音》:“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灵。万方资广运,庶品荷财成。神功谅匪测,盛德实难名。藻奠申诚敬,恭祀表惟馨。”明堂居神都中央,护佑四面八方。《角音》中强调“陈诚实。”《徵音》中“式表虔襟”、《商音》中“展翘诚”。《羽音》强调“飨祭”的厚重。这一切,都希望通过天人和谐,进一步达到国家社会的和谐。《唐武氏享先庙乐章》也追求的是“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的家国和谐,因此,武则天在“明堂”祭神,在家庙中祭祖的诗章,都以天人和谐与家国和谐为最高目标。

  总之,十二首《唐享昊天乐》,十三章《大享拜洛乐章》,十一首《唐明堂乐章》,《唐武氏享先庙乐章》,合计37首,占《全唐诗》所载武则天所作47首诗的78%以上,若再加上《从驾幸少林寺》《腊日宣诏幸上苑》《制袍字赐狄仁杰》三首,就有40首与有关的诗,虽然艺术性稍差,但追求天人与国家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思想则是极为突出的,是值得称道的。

  武则天君临天下,承前启后,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以女皇之身份,调和,兼容并包,践行“中和之美”,推动大唐文明走进了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新时代。

  武则天不仅竭力争取“舒云致养,合大资生”的和谐,“至人光俗,大孝通神”的天人和谐,“皇皇灵眷,穆穆神心”的人神和谐,而且积极争取“君臣德合,鱼水斯同”的和谐,“远安迩肃,俗阜时和”的社会和谐,“千官肃事,万国朝”的内外和谐,形成了包容的文化和偃武修文的人才,为玄开元年间中华文明的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礼部员外郎沈既济曰:初,国家自显庆以来,高圣躬多不康,而武太后任事,参决大政,与天子并。太后颇涉文史,好彫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遐久,浸以成风。以至于开元、天宝之中,上承高祖、太之遗烈,下继四圣治平之化,贤人在朝,良将在边,家给户足,人无苦窳,四夷来同,海内晏然。虽有宏猷上略无所措,奇谋雄武无所奋。百余年閒,生育长养,不知金鼓之声,爟燧之光,以至于老。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徵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仕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於是,而桀奸无良者或有焉。故相陵,毁称相腾,或扇结钩党,私为盟歃,以取科第,而声名动天下;或钩摭隐匿,嘲为篇咏,以列於道,迭相谈訾,无所不至焉。沈既济的陈述,全面客观地反明了“四夷来同,海内晏然”、“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人文盛况,这正是武则天在文化艺术政策及创作实践上追求“中和之美”的必然结果。